一,楔 子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楔 子 (2 / 5)
        各位,你也许会为这师生七人的神秘行踪感到莫名其妙,也许想打听他们几位的真实来路,那还是听我从头说起吧。

        二,黄鼠狼携鸡给唐僧拜年

        话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归来,斗转星移,物换人非,一晃过了十三个世纪。原来他们几个大肆打杀的牛鬼蛇神的子孙们越来越稀少了:种不兴,族不旺,有的已经灭绝,剩下的大多也是濒危,再也没有当年祖先们遍布西天取经路上兴风作浪的“恢宏”气象了。

        不知是白骨精洞穴中的漏网之鱼,还是黄袍怪旗下的幸存者。总之,当年有那么一只黄鼠狼精,它躲过了悟空的棍子,或者八戒的钉耙,侥幸逃了出来。它本是小喽啰一个,地位卑贱:有它不多,无它不少。修行也甚浅,半妖半兽的。不过正因为如此,悟空和八戒等人,包括赶来支援的天兵天将,就把它误认为深山老林中一只普通的走兽,让它一口气逃了出来。它一路逃一路想:继续往西走吧,那里正是悟空师徒四人的目的地,他们的手段和神通刚刚领教过了,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去招惹他们了,不如与他们逆向逃生往东土去吧!于是它就一路往东赶过来。满以为会有新的妖王怪杰收留,无奈它去探访的妖洞怪穴都已成了一片废墟。原来凡是悟空一行四人路过的地方,妖魔鬼怪都被他们剿灭干净了,洞穴也被烧个净光。一路行来,情景一派凄凉!

        这只半妖半兽就这么冷冷清清,悲悲戚戚的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唐境内,这时的大唐人烟稠密,歌舞升平,正是人类繁衍的乐园。凡是人多的地方,多半是走兽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这只黄鼠狼精也不例外,它一来到大唐,就犯愁了:这么多人,都跟唐僧,沙和尚一样的嘴脸,如果又跳出几个悟空,八戒一样的天煞,那怎么得了,不如找个人类绝迹的地方藏起来吧。它晓行夜宿,在大唐境内一些走兽中慢慢打探,好家伙!总算打探到一个好所在,原来它在一班黄鼠狼中打探到:大唐的南边有一个称作岭南的地区,那里正是人们称作“蛮荒不化”的地方:人烟稀少,莽林幽深,气候也温暖湿润,正是野兽们藏身的乐园,众精怪修炼的福地。这只黄鼠狼精抖擞精神,一路往南奔来,越过数重山峰,趟过几条急河,来到岭南一个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中潜伏下来。慢慢地,它成了这一带丛林中黄鼠狼之王:一呼百应,逍遥快活,比当年孙猴子当年在花果山还要活得自在。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在无忧无虑中过去了。这只黄鼠狼精因无修炼得道的妖王指点,渐渐荒废了自己修炼大业,功力仍然停留在半妖半兽的水平,它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天天带着它的徒子徙孙们捉老鼠,逮青蛙,抓水蛇,真是吃喝不愁,风雪不侵。子孙繁衍越来越多,地盘占得越来越大。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只黄鼠狼精看多了它的徒子徒孙们生老病死,慢慢变得超然了:顺其自然,一切都能够从容应对。当年在西天路上慌慌如丧家之犬的遭遇渐渐消失在遥远的记忆中。

        如果人类不是随着时间流逝而日益增多的话,这只黄鼠狼精优哉悠哉的日子也许就会这样一直继续下去。遗憾的是岭南这个原来被称作蛮荒不化的地方,竟然反了过来:慢慢的这里人烟兴旺,车水马龙了,甚至超过了大唐原本就人烟稠密的地方。终于有一天,这只黄鼠狼精闻到了人的气味,这是一种久违的气味,它唤醒了它沉睡了多年的记忆。当年唐僧经过它值勤放哨的地方,就是这种气味,不过和当年这种气味引起它和它的大王无比兴奋不同,它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强烈袭来。随着人的气味越来越强烈,这种恐惧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事实上,它的恐惧感觉很快被实实在在的威胁所证实:它很快闻到了人类的朋友------狗的气味,紧接着,它们就听到了狗的咆哮声。这是一种更直接,更迅猛的威胁:看来好日子到头了。

        黄鼠狼精和它徒子徒孙们只好搬家,从这座山搬到那座山,从河这边趟过河那边,满以为这样就可以重新找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哪里知道这里也闻到人的气味,那里也听到狗的叫声。没有办法,它们只好日复一日东藏西躲,到处奔波,过去悠闲安定的生活是没指望的了。更要命的是它们能够找到的食物也越来越少了:蛇,青蛙看来也受到人的威胁,数量急剧减少。老鼠倒不怕人,它们干脆搬到人那里定居起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老鼠。黄鼠狼精的徒子徒孙们在无数次辗转奔波中,渐渐学会了一些狡猾手段:有时铤而走险,跟老鼠一样,跑到人们那里,抓个把鸡,逮只把鸭回来解解馋。黄鼠狼精当然知道这决非长久之计,这样做太冒险。当年他效力的大王就因为和唐僧一伙斗,结果落得个族灭洞毁的下场。果然,它不少徒子徒孙因为偷人的鸡吃付出了惨重代价:不是被人养的凶狗咬伤,就是被人安的铁夹子夹着。而一旦落到人的手中,就注定了没有好果子吃,他们的残忍可是出了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一身皮整个儿给剥下来,晾在屋檐下象示众一般。有的人更出格,不但吃你的肉,还把你的皮穿在身上,踩在脚下。真是要有多毒就有多毒!

        黄鼠狼精眼看着它的徒子徒孙们一天天的减少,它想再也不能这么下去了,否则真会有灭族的危险。实际上不少和它们一起生活在丛林中的野兽已经灭族了。它决定开始重新修炼,能得多少功力就得多少功力,修炼出本事来和人斗一斗,起码先保护自己徙子徙孙们不受侵害再说。当年的孙猴子不就是拜师学艺学回了大本领,后来连天兵天将也敢斗吗?它找到一个较僻静的地方躲了起来,刚刚开始运气发功修炼,“不好!”它大叫一声,幸亏收功收得快,它总算没事。它试着将自己身体内视一番,终于弄明白:原来这些年来它吃的徙子徙孙们孝敬的食物中,残留了一种被人们称作“农药”的东西,现在这种东西也残留在它的身体内,不修炼还不知道,一修炼才知道什么都完了,看来功力永远也不会有长进了。刚才就差一点走火入魔,弄不好,不但功力俱废,甚至性命堪忧。现在回想起来,许多徒子徙孙因为饥饿难耐,吃了一些死老鼠、死青蛙后不明不白的死去,原因就在这里。看来人类真是要将他们不喜欢的兽类赶尽杀绝啊!

        这只黄鼠狼精有些绝望了:当年慌慌逃生,尚有其它藏身之地;今天虽然没有天兵天将的追剿,但今天人类围剿的手段之高,之辣,围剿范围之无孔不入,又岂是当年天兵天将可比?它陷入无奈的沉思中:当年虽然有些妖兽魔王吃过人肉,许多未成精的猛兽或许在饥饿难耐时伤过人命,但总体来说,都属于个别例外:要么是部份妖兽魔王因听讹传吃人能得道成精,要么就是个别猛兽实在太饥饿,何曾出现过出现过今天人类对兽类这样毁其家,灭其族的现象呢?

        “总该有一些人没有完全丧尽天良吧!”想到这里,它忽然眼前一亮:唐僧唐三藏那慈眉善目面容浮现在脑海中,它知道唐僧最是菩萨心肠,还记得当年大王跟他们说起过唐僧,说他最是怜惜生命,无论人兽,甚至连蚊虫,蚂蚁都怕伤害,经常念叨那句:“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一想到唐僧,它感慨良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唐僧后来的情况,它在岭南大概也知晓一些。它毕竟不同于一般走兽,一旦成精便通人性。唐僧一行取经归来,**,早已不是凡夫俗子:为神为佛,高高在上。孙猴子,猪八戒也算是兽类中成正果的典范,这一切都成了一直在修炼的妖兽中的美谈,所以它对他们的情况也略知一二。

        应该去拜访唐僧,这也是唯一能够拯救自己子孙们的一条活路,虽然当年自己曾帮大王捉过唐僧,但那已是很遥远的事了,今天的唐僧已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俗骨凡胎,唯一可能没变的应该是他那“普渡众生”的坚定信念,既然当年他还是人间一受苦受难的苦行僧,都对生命极其爱惜,那么现在他已经成了天上的菩萨,更应该会“普渡众生”了,世道真是变了,当年它和它的大王糟塌人的生命,几番都是唐僧徒儿们和赶来支援的天兵天将营救,今天反了过来,黄鼠狼及其它许多兽类,禽类被人糟塌得需要拯救了,而且还相当刻不容缓。

        上天去拜访唐僧,凭黄鼠狼精现在的本领,半妖半兽的,当然做不到,但他知道唐僧每次逢年过节,或是南海**的菩萨的生日,他都会亲自赶去南海和他“师姐”相聚。好在岭南地区离南海还不远,现在离年关也很近了,自己到南海边去守候,应该可以看到唐僧路过,到时打个招呼,以目前自己的功力,还是可以做到的。打定主意后,这只黄鼠狼精马上行动起来。去找唐僧,总该提一点见面礼去吧,这一点可马虎不得。听说当年唐僧一行到了西天佛祖那儿,刚开始因为没送礼,结果取了一些无字经书回去了,后来还是送了那个化斋用的紫金钵盂才取到真经。佛祖那儿尚且需要送礼,现在唐僧已是佛祖门下的得意弟子,耳濡目染,不送礼过去,求他帮忙多半也会求不成。该送什么呢?这只黄鼠狼精毕竟跳不出黄鼠狼固有的思维局限-----它首先想到的就是鸡,它认为人类最喜欢的就是鸡,否则的话,人类养那么多鸡干吗!而它黄鼠狼一族能够找到的最好礼物也就是鸡。它知道唐僧是吃斋的,从不吃荤醒,但他不吃,不等于他的故友和弟子们不吃,他的二徒弟,那个净坛使者猪八戒,食肠不就很宽大吗?虽说出了家,但当了净坛使者,下面人间供奉少不了大鱼大肉,整鸡整鸭,他不也是一样给统统“净”了吗?礼多人不怪,先不管那么多,只要自己心意到了就行,这个鸡是送定了。想到这里,它马上把他那个手段最高的心腹弟子叫了过来,叫它无论如何也要在过年之前抓到一只肥鸡,而且必须是一只活鸡,一提到它这个弟子,它又是一番感慨:它这个弟子天赋之高,可是出了名的,比自己当年修行得道前都要强。它生在当今这样的衰世,可实在是委屈它了,如果在过去,有那些修行高的大王点化,只怕早已修炼成精了。就在前些年,它的这位弟子就曾率领一群黄鼠狼捕捉过一条凶残的蟒蛇,那条蟒蛇大得完全可以一口吞掉一只黄鼠狼,但硬是被它们采取车轮战术给制服了,最后还被它们分截成几段,每只黄鼠狼都分得一段,它们一起美美的享用了很久。它这个弟子战斗力强,精力充沛,特别是跑起来速度极快,并且象泥鳅一样滑溜,因此得了个“黄卜溜”的绰号。让它去抓鸡,任何凶猛的狗都追不上,更不用说人了。果然没过一天,黄卜溜就抓到一只活鸡回来了。其它黄鼠狼都目不转睛的围着这只肥鸡转,馋得直流口水。但黄鼠狼精没有理会它们。它马上把这只鸡用一只笼子装了起来,高高挂在一棵树上。自己运了运气,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穿一身黄灿灿的衣服,它用力朝树上一窜,取下那只鸡笼,迅捷的朝南海所在的方向奔去,留下后面一群惊诧得目瞪口呆的黄鼠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