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启大比(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天启大比(上)
  景泰三十三年四月初五,从去年八月开始,断断续续不曾停下的大雪终于没有再下起来,今日的帝都天启云霞漫天,阳光从云缝中倾泻,终于给人间带来了一点暖意,这是一个吉兆。就在今日,三年一度的大胤盛事,天启演武大比即将开始。大胤朝开国两百余年,地辖中州、北朔、川蜀、江南、水西五州二十八郡;东接东海,南抵沧溟,北连草原,西入沙漠,幅员万里辽阔。

  为社稷长治久安,从高祖皇帝开始便开科取士,设立文武两科,文科为百官储蓄人才,分县试、郡试、州试、殿试,殿试三年一次,前十为进士,头名称文状元。武科培养将帅之才,分州试、天启大比。州试取武士二十人,五州共取武士一百人,称“百武”,获得“百武”称号的,可以选择进入天启参加“演武大比”,也可在各州军中投书求职,因太宗皇帝有言:将帅者,决胜与千里之外,谋略为最,勇武次之,既然诸武士在州试中已有勇武,则天启大比应以谋略为重。

  天启大比共取武士二十八人入演武堂学习,配校尉衔,称“在习将官”,三年后分至各郡任要职。虽说是“演武”,但其实和文科一般,也是一张桌子,笔墨伺候,主要是策论为主,至于校场比武,更多的只是表演,在圣上面前露一手而已。当然终归是武人,如果策论第一,同时校场比武也是第一,那么便是公认的“神武郎”了,若是校场稍逊一筹,便只能算得上“神策郎”而已。

  巳时,演武堂内。

  今年前来参加演武大比的共有六十人,堂上坐着一位胡须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是演武堂的山长姓江名潮,同时他也是大胤的三朝老臣,官拜大司马,袭沥水候,持皇帝虎符便可调动天下兵马,一生征战南北,功勋无数。今年的演武大比便是由他主持。

  此刻的他心中有些好奇,能来参加演武大比的,相比都是外有武功,腹有韬略的人才,只见堂下众人个个埋头奋笔疾书,唯有一人正靠着案牍,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似乎是在私塾念书,而不是在可以决定命运的天启大比。在他看来,此人平平无奇,相貌不显,也不知胸中有几滴墨水。

  此人便是柏千秋,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前些日子与钟恪喝酒,天天喝得个天昏地暗,难免有些精神不振,正好此次江山长出的题目为:“寄北”。千秋就生活在边疆,常年往返寄北,对山川地理,边疆形式了如指掌,况且他在家中无聊时就写过一篇《论寄北》,正好符合题目,所以快速默写一遍,检查完疏漏之后便无事可做,也只好打打瞌睡了。

  尚未到交卷时候,千秋便扛不住了,一头栽在桌上,他后面的陆千机耐不住踢了他一脚,他便惊醒了过来,江山长也觉得这样很是影响其他考生,便开口对他说:“你答完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