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出师不利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7章 出师不利 (2 / 3)
        即便把问题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呢?毕竟这是因工序而导致的问题,并不是人故意为之,所以也难以改变。

        赵枫道:“这样,反正都是大家都是第一次造火炮,如今时间也不太宽裕,咱们现在先拿这现有的炮管继续把后面的工序做完,往后再看看最终成果如何。”

        赵枫发令了,工匠们便只能尽量把现有炮管存在的工艺粗糙问题进行打磨,而后还在底部钻火门眼。经历了种种工序后,历时两个月有余的时间,才终于造出了泥铸火炮的雏形。

        其间为了减少炮管发生炸膛的几率,赵枫主动要求鲁师傅后期把炮管的壁身加厚,更向其他铁匠师傅教授了新的铸造技术,及使用熟铁与生铁复合混制的法子。

        然而这样的办法虽然稍稍降低了炮管承受炸膛的能力,但是由于炮管本身是泥铸的,出现气泡和缝眼总归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最终泥铸火炮的研制结果还是以炸膛而告终。

        泥铸火炮进行第一次试验的当日,还是由赵枫亲自将造出来的第一台泥铸火炮从实验室里拉到靶场的。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以致赵枫大失所望。

        不过在面对第一次泥铸火炮的失败时,赵枫并没有气馁,反而迅速罗列出了泥铸火炮的缺点。

        泥铸的火炮外形潮湿,需要旬月的时间才能风干。如果能遇上晴天还好,等到了雨雪相伴的秋冬季,天气变得阴寒,阳光稀少,则泥铸模型干透的时间就会延后。

        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量产,更不提往后要进入装备于军队中的标准化了。

        “前期铸造炮身风干时间久、炮身笨重、管壁太厚,制造粗糙多气孔、射速缓慢、发射角度调节困难笨拙等…”

        赵枫总结道:“往后火炮定要像现在的火铳一样进行量产的,如果造一座火炮需要花费半年的功夫,时间成本可不够。再加之诸多缺点,咱们可以先把泥铸放到一边了。”

        瓦特见赵枫意识到问题了,才点头道:“这就是了。”

        “而且泥铸毕竟只能使用一次,制造的时候除了水汽容易影响火药炮弹之外,炮管里也不可避免会出现气泡,也就是泥眼子。泥眼子多了,炮管内凹凸不平,最容易发生炸膛。”

        要说火铳的炸膛容易伤着持枪人的手,严重时会伤到整个头,那么火炮发生炸膛可就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几条人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