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战后重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战后重建 (2 / 4)
        当萧鼎昆提出在战,向其他国家提供重建援助的时候。这批商人就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不说别的重建援助。援助的是|么?肯定不可能是物资。毕竟运送物资非常麻烦。且需的到援助的国家。都要在战后重建自己的工业体系。要确保其工厂能够正常运转。就不能仅仅从帝国购买物资。而应该尽量使用本国生产物资。因此。重建援助地根本是资金上的援助。而不是物资上的援助。

        也就是说战后帝国需要向其他国家提供大量资。

        表面上。钱花出去帝国吃了很大的亏。可实际上却能够给帝国带来巨大的好处。

        比如。援助给其他国家的肯定是帝国金元。而其他国家拿到金元之后。不可能在本国。或帝国以外的任何国家购买到实物。只能从帝国购买重建所需要的物以及生产设备。如此一来就直接解决了帝国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收回援助出去的金元地同时。帝国国内生产出来的物资与设备就卖了出去从而让帝国的工厂可以开工。让那些在战后大量裁减下来地工人可以找到新的工作。

        其次援助分成了有偿与无偿二。其中无偿援助肯定不是主体。

        有偿援助中。接受援助地国家肯定要为之支付必要的代价。

        对于美国这类的战败国来说因为其国家地硬通'都在战争期遭到掠夺就只能用资或者是初工业产品来抵偿援助款项。如此一来。帝国就可以逐步淘汰掉低端产业比如矿业。织业等等需要大量劳动力。又没有太高附加制的产业。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最终达到占据高端市场地目的。

        对于德国这类地战胜国来说则可以通过用硬通货支付的方式来获有助。

        到最后。帝国必然成为世界主要的硬通货。也就是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的最大储备国。在此基础之上。国就可以逐步用金元取代黄金等贵重金属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地位。从而让金元成为世界流通货币。

        只要金元成为了世界流通货币。也就易结算货币。帝国就成功的控制了全球金融体系。为夺取金融权奠定了基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外援助能够加快帝国产业的升级速度。

        从根本上讲。决定一国家实力的是其工业生产效率。即一个工人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另外一个关键素就是工业产品的贸易价值。即一件工业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换取到多少其他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