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战将起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战将起 (1 / 5)
        东洲大地存在无数年,自天启大帝建国,统一文字、历法之后,有序传承的历史已近三千年。东洲大地东临大海,西衔大漠,北接冰原,南靠森林。

        为了方便管理,天启大帝将东洲分为九大州,沿用至今。九州名称虽多有改变,但是地域划分大致未变。

        数千年以来,朝代更迭,无数英雄豪杰、风流人物展露身姿,在这片大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当前统治东洲大陆的是大齐王朝,大齐依循前朝旧制,定都京州天京城。

        大齐王朝沿袭九州划分,按地域将九州更名为为中央京州,东部流州,扬州,南部齐州,蛮州,西部梁州,牧州,北部幽州,冰州。

        王朝东部扬州,流州紧邻大海,流州出海三百里有岛名为流放岛,原本偏远荒凉,是一座无名孤岛,土著人口都是历朝历代逃难至此的渔民。大齐王朝初代皇帝洪仁皇帝以仁治国,征战四方之时,未杀俘虏,统一天下后所俘虏敌人全部流放于此,流放岛由此得名。洪仁皇帝建国之后帝国南征蛮族,北征冰原族,西征游牧族所俘敌人,全部流放于此。几十年下来,流放岛上早已各族混居,建设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洪仁皇帝封其二弟为镇东王,世袭王爵,封地流州,意在震慑统治流放岛各族。

        王朝南部蛮州,齐州紧邻十万深山,密林深处居住有上百蛮族部落,各部落征战不休。大齐王朝起自齐州,洪仁皇帝征战天下时曾说动百蛮相助,所以大齐王朝建立之后,洪仁皇帝曾在十万深山举行一场蛮族公推大会。百蛮各族公推一位蛮王,统治蛮族,铸造一把蛮王刀以示王权。可惜蛮王统治二世而亡,死因不明,后代不知所踪,蛮王刀也随之消失。其后,各蛮族再次陷入纷争之中。大齐王朝曾派兵前往调解,并未奏效,只得镇压了几个侵犯蛮州的部落,便不了了之。十万深山里珍稀药材无数,洪仁皇帝封其二子为镇南王,世袭王爵,封地蛮州,意在加深各个蛮族部落与王朝通商交易。

        王朝西部梁州,牧州靠近漠东草原,漠东草原被游牧族统治多年。草原西方是无边大漠,传闻游牧族在大漠深处设有王庭。游牧族缺少生活物资,经常抢劫梁州,牧州边民。洪仁皇帝封其三弟为镇西王,世袭王爵,封地牧州,命其大肆屯兵边境,意在抵抗、歼灭来袭游牧族。然而游牧族民众驱逐牛羊随气候而动,没有居住定点,未曾建设城市,人口分散。而王庭更是远在大漠之中,无处探寻。大齐王朝几次试图征讨漠东草原,皆无功而返。其后,镇西王率兵与游牧族在边境大战几场,收效甚微。

        王朝北部幽州,冰州与极寒冰原衔接,冰原上生活着冰原族。冰原族在天启大帝建国之初,曾经大举南下入侵,却被天启皇帝亲自率军击败在极寒冰原上。冰原族信奉古老巫教,族人相信生食人心能够获得神力。所以冰原族人人生性残忍,抓到外族之人最喜剖腹剜心。所以,在天启皇帝得胜后,率军直入极寒冰原深处,将冰原族成年男子几近屠杀干净。自那之后,数千年来,冰原族族众一直龟缩在极寒冰原深处。天启大帝曾经试图动员九州百姓迁往极寒冰原,但是九州百姓受不了极寒冰原气候,纷纷逃了回来,此事就此作罢。然而冰原族部众多年以来,早就适应了极寒冰原的气候,人民以打渔捕猎为生,很少与外人接触。只在春秋两季前往冰州,幽州的边贸市场换取所需物品。洪仁皇帝征战天下时期曾有冰原族再次试图南下冰原,往南迁徙,却被王朝边军阻挡在幽州城外。建立帝国后,洪仁皇帝封三子为镇北王,世袭王爵,封地冰州,意在防止冰原族再次犯边。

        四大王爷所在各州税收,归四大王府,王府可自建军队,但是要向帝国中央如实报备。

        各州均设太守,州尉及其下属各官。太守,州尉由大齐王朝直接任命,下属各官可自州内选拔。太守负责州内大小事宜,直接与朝廷中央联系。而州尉只负责军事,各州均有一支朝廷组建的军队。

        各州内城池,村镇大多自己推选城主、守将,只需按时交给朝廷赋税便可。城主、守将更换,朝廷并不会过多干涉,只需向所在州府报备即可。

        王朝中央设三公六部,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洪仁皇帝过世后,谥号齐太祖。由长子即太子继位,号文孝皇帝。文孝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大赦天下。可惜天嫉英才,文孝皇帝三十五而亡,只留下一子一女。文孝皇帝死后,谥号齐太宗。其子即位,年仅十二,号宣德皇帝。在其母后王氏,老丞相等人辅佐下,继承太宗遗志,继续与民修养生息。数十年下来,帝国人口激增,经济发达。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宣德皇帝早已成长为一位威严霸气的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