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节 步步为营 (3 / 6)
由于战乱已经平息,而各地荒地很多,因此林清华便不遗余力的发展垦荒事业,并且为了长远打算,他还着手将人口密集之地的人移民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并保证那里的长治久安,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因土地引发的各种问题。
他的主要移民方向有两个,一个为西南,即将广东、江西、淮河一带的人移往云南,在那里组织屯田,当屯田完成之后,便改屯田为民田,按照朝廷规定的低价,将土地卖给农户,并可以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将属于朝廷的土地变成为农户自己的土地,以提高移民效率。
另外一个移民的方向就是西北,他将淮北、陕西、湖广一带的人移往河西一带,在黄河边上屯田,并逐步向西移动。同时组织人在当地大力兴修水利,准备将整个河西一带变成为西进的重要基地,为下一步的打算做准备。
为了鼓励人们移民,除了用低廉的地价吸引人们之外,朝廷还承诺将分给移民耕牛和种子与农具,而且路上由朝廷派人护送,所需食物也由沿途官府负责。
在这种政策下,移民人数渐渐增多,由第一年的区区两万人,发展到了现在的一年十万人,成效可观。
当然,这种移民政策实际上是依靠财政支持的,没有雄厚的财力,就无法做到,但由于战乱方平,地方残破,虽然林清华鼓励人们经商,不过,财政收入的来源仍然十分有限,而且由于还要挤出很大一部分财政支持在日本的战争,因而财政仍然艰难。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为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与郑森加强联系,用强大的生产能力,向郑森换回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支持国内的工业与商业。
第二个办法就是逐步加大与别的国家的贸易,虽然教廷与郑森的暗地交易使得与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受到了影响,不过,由于利润的巨大诱惑摆在眼前,敢于冒险的商人还是有不少的,再加上法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的介入,这种东西方的直接贸易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不过,这种****是短暂的,因为欧洲的政治军事形势起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贸易开始衰退,首先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商人开始减少,接着法国商人也放慢了发展步伐,而这种情况却是林清华所始料未及的,虽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个模模糊糊的猜测,不过在事实的真相被他挖掘出来之前,他也只能停留在猜测上面了。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办法之外,还有一个偏门,那就是抢,准确的说,是从日本抢。虽然日本的战事由于数量众多的自杀船的存在而陷入了僵持状况,不过,由于齐鲸波带回来了最为详实可靠的情报,因此,林清华终于可以猜测到日军的企图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林清华认为,日军最有可能的打算是跨过太平洋,向那块美洲大陆移民,以便占领那里。虽然他不能肯定日军到底想去北美还是南美,不过,他心中非常的清楚,一旦日本人在美洲站稳脚跟,那么后果将非常的严重,因为他们将占领一块富饶的土地,那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是个真正的立国之地。
当得到齐鲸波的报告后,林清华心中涌起的感觉十分的怪异,他不得不佩服对手的巨大勇气,因为在这个时代,要想将全国的人都跨海移民到另外一个大洲,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承受巨大的国力损失。
他的心中并没有做好接受这种事实的准备,他只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但事实仍旧是无法改变的,当齐鲸波的报告上的详细的数字与航线出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也许已经走错了一步,也许自己不应该直接攻击日本,而应该抢先下手,派人前往美洲,占领那里,并向那里移民。
但当他冷静下来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并不可行,因为太平洋实在是太宽阔了,而且移民所需要的经费也必定大的吓人,再说了,太平洋虽然被称为“太平”洋,但是实际上却一点儿也不太平,也许在某些时候她安静的象名淑女,不过,更多的时候,她那骇人的巨浪也会毫不留情的吞没一切,在这个航海手段还十分落后的时代,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而且必须做好受到巨大损失的准备。
想到这里,林清华心中豁然开朗,他忽然想起,也许日本人的移民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许他们是刚刚才开始移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多少人抵达美洲。因为如果日本早就开始进行这种移民计划的话,那么日本国内必将是一片混乱,而那些郑森派去潜伏在日本国内的细作也就应该得到消息,但目前的事实却是,郑森的那些细作并没有传回这样的消息,看起来,日本人的移民步伐也许才刚刚迈动,自己去阻止他们也许还来得及。
说干就干,林清华立刻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与郑森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冒险,试探一下其中的深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