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四节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四节 (1 / 3)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驱散了江面上那唯一的一点儿水气,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一群一群的水鸟从江边的树林飞出,在江面上上下翻飞,偶尔飞来几只鸳鸯,落在江面上互相梳理着羽毛,忽然,一阵“嘿,嘿,嘿”的号子声传来,打破了江面上的宁静。

        两艘不大的木船推开波浪,裹挟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破浪而来,惊飞了鸳鸯,吓跑了飞鸟,原本平静的江面上立时喧嚣起来。

        只见船头上立着一人,身穿大明一品官服,双手背在身后,挺胸收腹,双眼紧盯前方,给人一种正气凛然之感,若不是光着脚丫,只怕会被人误以为是包龙图复生,戚继光再现。此人不是别人,乃是大明钦封威毅侯林清华是也,而站在他身后的两人,则是刚刚被他收为部下的洪熙官与方世玉。

        昨夜三人畅谈一晚,方知相见恨晚。洪方二人得知林清华乃“归国华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大明太子,又因逼宫夺位成功而至封侯爷。林清华则知道了洪方二人的背景,洪熙官孑然一身,浪迹江湖,一个人吃饱了就等于全家吃饱了,因而无牵无挂;而那方世玉则家境殷实,父母均在,但从小就喜欢惹是生非,半年前为逃婚偷偷离家闯荡江湖,见到水寇抢船打架,觉得甚是好玩,便入了贼窝。洪熙官是少林俗家弟子,最拿手的是少林长拳和罗汉棍法;方世玉的武功乃是家传,尤善使用暗器,能同时放出十把飞刀。有此二人在身边,林清华顿时觉得自己安全了许多。

        众人从天不亮就开始划船,为了早点赶到武昌,林清华将水手分成两组,轮流摇桨。此时的长江之上并不太平,一路上见到了好几股水寇,不知是众水寇看出他们是难啃的硬骨头,还是因为看出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油水,倒也不来找他们的麻烦。就这样他们走走歇歇,还没到太阳落山,他们就看见了武昌城的城墙和那高高的黄鹤楼。

        两艘船靠上码头,众人在林清华的带领下离开船,刚开始感受陆地上的平稳感觉时,一队吊儿郎当的士兵走了过来。为首的一名小校刚看到林清华的官服时吓了一跳,但随后就发现此人不仅光着脚,而且没戴官帽,当下手一挥,众兵纷纷举起刀枪把他们围了起来。

        林清华示意部下放下刀,走上前去说道:“劳烦这位军爷向上司禀报一声,就说威毅侯林清华前来拜见宁南侯。”

        那小校两眼一翻,说道:“球!你要是侯爷,我还是皇帝呢。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别在这儿碍事,今天老子心情好,换了平时老子早把你踢江里去了,滚,滚,滚!”

        林清华脸上堆着笑,继续说道:“今天我身上没带现银,若是蒙得军爷通报,改天定请诸位兄弟在武昌城里最好的酒楼大吃一顿,还请诸位行个方便。”

        那小校不耐烦的说道:“你当老子是傻子?看来今天不给你吃点苦头,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说完便一掌向林清华脸上攉来。

        林清华闪身逼过,站在他身后的洪熙官抢上一步,左手一把抓住军校的手,右手顺势拿住他的腰眼,将他举了起来。

        那军校一边挣扎,一边高喊:“哪儿来的野小子?还不快把爷爷放下!不然别怪老子辣手无情!”

        洪熙官说道:“那你就辣手一下给我瞧瞧,看看是你的头硬还是地上的石头硬?!”说完便将那人头朝下倒提起来。

        军校这才慌了神,告饶道:“好汉,好汉,这个玩笑可开不得,小的头怎么会比石头硬呢?小的有眼无珠,不知好汉的本事,还望好汉大人不记小人过,放小人一马,小的马上亲自去禀报。”

        林清华弯下腰去,歪着头瞧着军校的脸,戏谑道:“这位军爷果然善解人意,知书达理,让林某人好生佩服,不过这种小事就不用劳烦你了,派几个小兵去就行了,我瞧你倒挂的挺舒服的,那就继续挂着吧。”

        那军校哭丧着脸说道:“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们三个还楞着干什么?!万一这位好汉手一哆嗦,岂不将我摔死了?还不快快去向参将禀报?”

        三名士兵飞快的向城中跑去,剩下的士兵将众人继续围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