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九节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九节 (1 / 4)
        与其他大臣规规矩矩的站相不同,林清华站在武英殿外扭来扭去,一会儿挠挠背,一会儿拿出折扇拼命的扇,他觉得身上穿着的官服实在是太别扭了,走路骑马都不方便,大热的天穿在身上,就像是进了蒸笼,为了凉快,他连内裤都没穿,早上还好点儿,到了中午就有得受了。更不合理的是,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要在卯时也就是六点之前赶到金銮殿前,到了卯时,值官便开始点卯,未到的大臣就会被弹劾。“每天要起这么早,和大臣一起上朝,难怪古代的皇帝都喜欢偷懒,六点不到就要被人从妃子的被窝里拖出来,要喜欢上朝才怪,就算起来了,一个个哈欠连天,怎么处理得好政务?”想到这里,林清华不自觉得打了个哈欠,其他大臣不知是否受了林清华的感染,也都跟着打起哈欠来,一时之间,武英殿前哈欠连天,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林清华被众大臣的哈欠阵逗的想笑,转头望向史可法,才发现他并未打哈欠,只是眼圈黑黑的,满脸的倦容,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正在林清华左顾右盼时,武英殿的殿门“吱~~~~~~”得一声打开了,一个年轻的太监走到门口,用尖细的声音高喊道:“上~~~~~~朝~~~~~~”。

        众官鱼贯而入,由于林清华有御赐金锏,圣眷正隆,所以与史可法并列走在众官前头,史可法身后跟的是文官,而林清华身后则是武将。

        众官入殿后各自站好位置,林清华望向御座,刚好看见小皇帝打了个哈欠,站在御座旁的是昨天刚到南京的大太监高起潜。高起潜走前几步,高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林清华赶紧出列,从袖管中掏出奏本,向着皇帝躬身说道:“臣有本。”

        高起潜接过奏本,小心翼翼捧着,交给皇帝。皇帝看了几眼后问道:“林爱卿想让朝廷停止清查‘顺案?’”

        林清华答道:“臣正是此意。这‘顺案’本来就是马士英铲除异己的手段,因此冤狱丛生,再退一步讲,即使暂时从贼,那也是迫不得已,先皇为了不丢下祖宗的江山,一心留在京城,而众位大臣也是忠心耿耿,先皇不走,他们也不走,哪知后来李自成包围了京城,此时便是想走也来不急了。”

        不料,话音刚落,一名文臣便站出来斥道:“岂有此理!那‘顺案’案犯均是叛国从贼之人,断无宽恕之理。臣以为目前清查力度还不够,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凡是从北方南下的官员,不论是否从贼,均应接收调查。”

        林清华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是刑部尚书高倬。此人原是马士英的爪牙,太子入南京后,他便耍起了两面派的手法,一面继续为马士英铲除政敌,一面见风使舵,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因而取得了太子的信任,得以继续留任原职。

        这时侯方域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威毅侯说得好,他说出了众臣的心里话,现在最要紧的是稳定人心,若是朝廷不接纳这些北臣,则他们将无路可去,或投降满清,或从贼,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自剪羽翼?”

        那高倬讥讽道:“侯大人这么急着要朝廷停查‘顺案’,莫不是有什么私心吧?”

        侯方域压着怒气问道:“你倒说说看,我有何私心?”

        高倬阴阴的笑着说:“尊父我就不说了,说说你那好友周钟吧。他不仅从贼,他还为那闯逆起草登基诏书,他可是你的好友,还是你们复社的人呢,你要救他只怕晚了点,十天之前他就已在菜市口伏法了。”

        侯方域一时找不到辩驳的话,涨红了脸,气的浑身直哆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