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ngtau博弈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singtau博弈 (1 / 8)
        接上……

        德国占领青岛后不久,一封来自“Tsintanfort”的电报送达德国邮政总监,报告青岛德国海军占地邮政所开始营业。

        那天,是1898年1月26日。

        由于邮政所刚刚开始工作,地名拼写产生了误会,导致印刷错误,青岛被翻译成“Tsintan”。两个月后,改成“Tsintau”,到1900年6月才被称为“Tsingtau”,并一直沿用。

        短短几年时间,这座新兴沿海小村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急剧增长,楼房建筑遍地兴起,城市迅速扩张。

        德国禅臣、瑞记、捷成、汉美轮船公司、美最时洋行和英国太古、怡和洋行,相继在青岛开设分号。这些外商洋行大多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同时兼营轮船公司远洋航运。各公司开辟了十几条定期或不定期的青岛航线,货船也搭载乘客,可抵达汉堡、利物浦、鹿特丹、马赛、伦敦、亚丁、新加坡、科伦坡、神户等欧亚地区。国内货客可方便地来往香港、上海、天津、大连、烟台、威海、海州、石臼所等地。

        丁永一站在前海沿儿,回头望去。青岛村被征地拆村之后,已经完全消失了。沿海一带洋行林立,街上行人一半儿是外国人。他心生感慨,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现在却几乎不认识这座城市。

        青岛第一家啤酒厂朗德曼凯尔公司,丁永一只是略有耳闻。

        (▲朗德曼与妻子玛丽娅)

        朗德曼是一个德国商人,原来在南美做生意。他四十来岁,留着标志性的德国大胡子。来到青岛之后,朗德曼在海因里希亲王大街买了一块土地,建造了自己的房子。他把德国的未婚妻玛丽娅接到中国,在上海举行婚礼后,夫妻二人回到青岛。出于商人的敏锐直觉,朗德曼发现了青岛需要啤酒的商机。他原是一个钟表匠,经营钟表、光学仪器,但不知道如何生产啤酒,也不懂酿造技术和设备。于是,朗德曼从德国请来了啤酒酿造技师凯尔。二人注册了以各自姓氏命名的新公司“朗德曼-凯尔”。之后不久,他们申请了执照,在餐馆里提供啤酒饮料。

        丁永一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仅此而已。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股权结构,他一无所知。在青岛生产啤酒,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好生意。越是显而易见的商机,竞争越是充分而激烈。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纷纷建立殖民地,就是用军事手段强行攫取他们的自由贸易利益。在青岛,欧洲商人数量和投资当中,德国占首位,英、日等国商人与德国商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丁永一相信,在洁白的啤酒泡沫和香醇的啤酒香味背后,一定隐藏着他不知道的复杂博弈。

        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去找朗德曼凯尔公司的股东汉斯狱长去谈判?可是,儿子丁廷武和孙子丁国毓关在狱中半个月了,救人刻不容缓。

        丁永一又是一夜未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