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教育,书到底该怎么读?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鲁教育,书到底该怎么读? (1 / 9)
        齐鲁之地。自古以来,重视教育。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七岁善书。他的书法艺术空前绝后,被世人公认为“书圣”,这与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王羲之八个子女均由郗璇一人所生,七个儿子全是书法家,一个女儿也极负才名。夫妻二人不仅是一对生死不渝的“贤伉俪”,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二人高度一致,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段佳话。

        丁永一叫丁廷执来,本是想提醒二儿子,父亲在家教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但是,丁永一发现自己这么做,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左传》人伦六顺中,就包含“父慈”,慈就是慈爱。但是,丁廷执性子执拗,对孩子太硬了。小孙子丁国毓自幼性格倔强,好强又聪明,极难服人。每当儿子犯错,丁廷执觉得当爹的教训一下,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他不顾孩子的兴趣、愿望和需求,居高临下地呵斥,让小国毓非常抵触。父子俩,一直都不亲近。章禹莲性子温和平静,言语温柔,三个孩子都喜欢围在她身边,所以教孩子读书写字,一直都是她的事。丁廷执也乐于此,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仲家洼私塾中的那些学生身上。

        丁永一这一发火,以丁廷执的性子,一定会揽过儿子的教育之责。章禹莲的教育方式是静弱慈,丁廷执则认准了老祖宗的教训“棍棒底下出孝子”。二人若同时管教,一硬一软,一打一护,相互矛盾,孩子就必定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只怕今后夫妻二人,在对待小国毓的教育之事上,会生出许多争执。

        拍桌子,只是一时之气。丁永一为自己没有思虑周全,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齐家,是教育好子女的关键。丁廷执是不可能与章禹莲保持一致的,再加上言学梅在旁边护着参和……

        丁永一几乎可以预见,以后家里大人气孩子哭,鸡飞狗跳的混乱日子。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今年正月十五之时,小国毓对他爹不满,还只是低着头,小声回个对子。这大半年过去,面对丁廷执的斥责,已经敢回嘴了。

        想起小国毓趁章老先生不在,自己坐堂给病患私开药方之事,丁永一觉得有必要到章家去坐坐。

        三个孩子也在章家。小国毓坐在椅子上,嘴里叼着一段侧柏叶的干燥枝梢,手里握着医书《效方攻录》。他光着两个小脚丫,一边看书,一边踩着药碾子的碾轮。招娣坐在小板凳上,往碾船里添加白寇,身边是已碾成粉的赤小豆、酸枣仁等。念娣握着一沓方子,在药柜前不断地拉开一个个抽屉,向章老先生随身的药箱里,加续第二天要用的药材。

        (▲药碾子)

        见丁永一来了,章老先生已知其意。“有这几个孩子,我这老骨头轻省了许多!”他取来小国毓开的几张药方,给亲家看。

        丁永一看了那些方子,倒也中规中矩,但有些话还是必须得说。丁永一看了几个孩子一眼,他压低了声音,“老药渣子!孩子,怎么能坐堂?”

        “不打紧!都是些小痛小病。”章老先生安慰着亲家。“国毓,过来!”章老先生笑呵呵地拿过那些方子,把小国毓小叫到身边。小国毓先是看了爷爷一眼,人小鬼大地分辨着脸色。他已看出丁永一不太高兴的样子。念娣见国毓光着脚,赶紧把鞋子送了过来。小国毓穿好鞋子,章老先生指着那些方子,一张张地教导说:“处方笺,也是医案。要根据你的望闻问切,言简意赅地写出病情和诊断思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