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人”就是你自己 (2 / 2)
抑郁者往往以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是客观的、理智的观察者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比他们更倒霉的人多得数不胜数。有些抑郁者的生活甚至被别人羡慕着,他们比别人更有钱、有更好的工作;别人也不是天天都快快乐乐地生活,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不顺心和忧愁。
别人的运气也并不是总那么好,作弊违章被抓到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数以万计。别人也常常得病,所以在每个医院里才有许多的人。而且别人也有心理疾病,所以才有许多我这样的人做心理咨询师。
别人也并不都是那么坏。别人不都是小人,也不会都兢兢业业地找你的毛病,因为他们还要花很多时间为自己谋生,哪里有时间总注意你呢。
为什么在有些人眼中,“别人”会成为那个样子呢?
是因为你自己的想象。
一个人想象中的“别人”,和真实社会中的别人关系并不大,而是和这个人自己的心理关系密切。人有两种相反的需要,一种是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证明自己和别人一样;另一种是找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点,证明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有后一种需要,想象中的“别人”,往往就是和想象中的自己的对比,是自己的反衬。如果说在想象的世界中,自己是画面上的主人公,“别人”就是画面上的背景。越是在情绪化的想象中,别人就越是起到“背景”的作用。在一个人的想象世界中,“别人”这个形象的作用就是衬托“自己”的形象,因此“别人”是和“自己”刚好相反的。
自己忧郁,就会想象别人快乐。别人的快乐可以更明显地衬托出自己的忧郁。自己胆怯,就会想象别人有侵犯性,别人的侵犯性让自己的恐惧有了正当的理由。自己是天使,别人就是地狱,别人的邪恶正可以让自己的受难者形象更为高大。
“别人”是谁,如果你问我,我会回答说:“别人”不是别人,别人就是你自己。正像一句古话所说,境由心生。别人也是你自己的心所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就会创造一个与这个形象成对比的“别人”的形象。
因此,只要我们改变了内心中的自我形象,“别人”也就会改变。当你自己不把自己当作胆小鬼,别人的眼睛也就不会咄咄逼人了。
“别人”就是你自己,“别人”并不是别人。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不必过多地责备别人,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你的烦恼,归根结底要自己负责。这不是坏事,我们自己能负责,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己能控制,意味着我们自己能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减少和消除自己的烦恼。
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更客观地看待我们生活中的真实的别人。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去歪曲他们。当你发现,“别人”并不都快乐的时候,你也就会发现,你自己也并不总是倒霉。当你发现,“别人”不都是小人的时候,你也就会知道自己也并不总是受害者。也许是自己做人的方式不够好才遇到了问题。
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爱、自信和智慧的时候,我们会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耶稣说要“爱邻如己”,实际上耶稣真正的意思是,我们要爱自己,因为邻人就是我们自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