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惠王的故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 19)
这时的魏国已经迁都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所以也叫梁国,国王也因此又叫梁惠王,庄子的朋友惠子就是他的丞相。梁惠王是战国七雄中,楚国以外第一个称王的,比客客气气的齐宣王霸道多了。
因此,两人刚刚见面,就吵了一架。
梁惠王开口便说:老伯!你不远千里而来,总该对寡人的国家有点什么好处吧?
孟子却怼回去:王!何必言利,讲讲仁义就好。
接下来,孟子又讲了一通大道理。他说,现在天下大乱,硝烟四起,犯上作乱的不计其数,就因为从上到下口口声声都讲利益好处。如果都讲仁义讲亲爱,社会风气怎么会败坏成这个样子?
总之,扎扎实实把梁惠王训了一顿。
梁惠王怎么说,没有记录。
其实,梁惠王提出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因为他们虽然曾经是超级大国,却先后被齐国和秦国打败,这才不得不迁都大梁。梁惠王心里很是着急,也很需要有些管用的东西,哪有工夫听这老头慢慢吞吞讲仁义?
孟子当然清楚这一点。而且他也知道,把魏国打得满地找牙的齐**事家孙膑,正是败军之将庞涓当年的同班同学。痛扁魏国的秦国改革家商鞅,则原本是梁惠王的臣子,由于不被待见才投奔秦国的。
此仇不报,国将不国。
这就要给梁惠王出主意。
只不过,主意仍然是仁义和王道。
仁义和王道也能克敌制胜?
鬼都不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