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缉凶策略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 缉凶策略 (1 / 6)
        第一起案件中,尸体上的口、鼻、眼、耳以及尸体的致命伤口,甚至衣服上的破洞,都是他视线所及的缺口。案发现场是厨房内,死者遇害后,手中锅盖砸落在地,起初,我们并不明白凶手为什么将锅盖盖回,还在锅盖把手上留下了颜料痕迹。如今看来,那是因为没有盖上锅盖的锅,也是凶手实在无法忍受的缺口。

        第二起案件中,案发现场位于浴室内。凶手破窗而入,杀了人后,将尸体的五官缝合。与第一起案件不同的是,第二起案件的死者遇害时正在沐浴,没穿衣服。因此,死者的肚脐、生殖器官与排泄器官暴露在外,触动了凶手的神经。浴缸也挑战了凶手的忍耐底线,所以他用床单将浴缸盖上了。凶手留在马桶盖上的指状痕迹,先前被警方认定为凶手借力起身时留下的,如今看来,那是凶手无法忍受马桶的缺口,合上马桶盖时留下的。

        “北西小区里的树洞,是凶手填满的,楼道里的窗户,是凶手钉死的。他每日走在北西小区,不可避免地注意到这些缺口。他心痒难耐便将这些缺口堵上了。”我推测道,“钱涛和邱莉并不是凶手的仇人,或者说,他们与凶手最大的仇怨,便是一次又一次挑战了凶手无法平息的强迫症。”

        钱涛和邱莉,一个因好事,一个因热心,不约而同地向物业中心反映过这些问题。由于物业不作为,二人便亲自动手取出树洞里的填充物,拆下楼道窗户上的木板。他们取,凶手塞,他们拆,凶手钉。如此折腾数次,凶手终于**了。只有他们死了,凶手才不会再被心头的强迫症折磨。

        “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人。”大汪不敢相信,“为了这么点小事,他至于杀人吗?!”

        “在我们看来是小事,但在重度强迫症患者的眼中,却是天大的事,他只能从源头上解决麻烦。”我再一次看向戴晓松,“你想为李师傅揽下罪责,却破绽百出。”

        第三起案件中,戴晓松杀了人后,学着前两起案件的凶手,将死者的五官、肚脐眼和排泄器官都缝合上了。由于戴晓松是缝纫厂的学员,缝纫技术万分娴熟,他并未在缝合口上露出破绽,但他却在缝合位置上露了馅。因为死者遇害时是穿着衣服的,但戴晓松不了解案件细节,选择了第二起案件作为参照,他多此一举地缝合了死者被衣服遮住的、没有暴露在视线内的“缺口”,非但没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反而被我们一眼看破。除此之外,颜料桶也是戴晓松留下的破绽。前两起案件中,凶手使用完颜料罐或颜料桶后,将盖子封闭上了,第三起案件中颜料罐却是打开着的。

        另外一处明显的破绽在窗户上钉着的木板上。第二起案件中,邱莉家被敲碎的内窗和外窗,都被凶手用尺寸相同的木板封得严丝合缝,而戴晓松只是随便找了一块大小不一的木板,钉在外窗处,还留下了一条缝。试问,凶手有如此严重的强迫症,怎么容许缝隙的存在?

        “你根本就没明白凶手为什么要用颜料涂抹死者的尸体。”我解释道,“凶手的强迫症,早已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颜料,是用来封堵死者身体上的毛孔的。”

        凶手为了封堵死者的毛孔,将钱涛的面部和邱莉的全身都涂上了颜料。这再一次证明让凶手无法忍受的,是视线所及的缺口。第三起案件中,死者穿着衣服,可戴晓松将死者的衣服掀起,为死者的躯干涂抹了一层颜料,颜料涂抹得太过随意,完全不像是一个对缺口无法忍耐的强迫症患者所为。

        为了不让李央继续受苦,戴晓松临时起意,决定制造一起凶杀案。他不知道真凶的犯罪心理,只模仿了凶手表面的犯罪手法。为了替李央顶罪,他必须留下供警方侦查的线索,因此,我和邢井万分确定案发小区内存在监控探头和目击证人,从而找到了监控录像和颜料店老板。戴晓松太着急了,他不小心留在住处的手机,完全暴露了他为李央顶罪的意图。

        戴晓松的眼眶通红:“李师傅不会杀人的!他有腿疾,我只是不想再让他受漂泊之苦!”

        “你若早就认定他不是凶手,你就不会一开始便劝他避风头,更不会为他杀人!”我说。

        詹扬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目光迷离,我断定他还有事瞒着我们。

        邢井走到了詹扬的面前,他的身上仿佛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