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出事 (1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要出事 (1 / 10)
        真要出事注释标题最初发表于1993年《作家》,后收入集《北门口预言》。

        副科长一直在研究街头的中巴。他看见有些个体户的中巴司机,为了与其他中巴抢客,竟驾着汽车横冲直撞,大把大把地抡着方向盘,一次次让中巴窜向危险万分的步行道甚至逆行道,甩出女乘客们**迭起的尖啸。以后再也不能坐这种活动棺材,他想。即使是被敌军追剿,即便是逃离**,非坐不可的话,也只能坐在最后排。他设想过各种撞车的景象,将景象一幕幕定格解析,每次的解析能证实,最后排的安全系数无论如何大一些。坐在那里,至少要比其他人多留下一只眼睛,或多留下一个胃什么的。

        他把这一研究心得传授给熟人。熟人们都如梦初醒地点头,有道理!

        副科长的研究心得还包括:坐出租车,最好选择年长女司机。女人细致,年长者稳重,反正你坐车图的是安全而且从来作风检点,是不是?

        熟人们也点头,有道理!

        根据同样的原则,副科长拿到火车票时,特别注意票上的车厢序号,总是要求坐在最后一节车厢。有时一号厢在头,有时一号厢在尾。副科长对这种复杂现象仔细调查,才知道四十八次大体上是单日顺序双日逆序。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火车当然比汽车安全得多,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尤其是一座座铁路桥很值得提防。扳道工酗酒,火车轮出轨,桥梁年久失修然后突然断裂,这一类事故都是可能的。苏联解体了,海湾打仗了,**就不能在桥上安放一个炸弹?因此,每逢咣当咣当的车轮声突然膨大,钢铁桥梁的黑影张牙舞爪劈进窗来,副科长就缩腹提肛,进入准烈士心态。他暗暗遥感地面与自己之间愈来愈拉开的距离,体会着列车愈来愈大的落差势能,身不由己地向绝望前进。他偷偷看准车窗。一旦列车坠下,车窗外出现倒转的青山或滚滚的浓烟,他万万慌不得,慌不得呵。他一定要紧紧抓住窗沿,从那里挣扎着爬出去。

        幸好,咣当声突然变得柔和稀薄,最后一个桥墩已被他熬过来了。列车劫后余生地落在土地啊母亲的怀里。副科长这才吐一口长气,把仍然属于他的脚挪动几分。

        在我们看来,副科长只有待在家里才有最大的安全保障。不过,家里就没有暗藏着的灾难和恐怖?热水瓶就不会爆炸?电视机就不会爆炸?煤气管道就不会爆炸?……这一类传闻他听得太多了。尤其是那个高压锅,在他家里潜伏多时,在他眼里越来越像颗炸弹,标准而典型的炸弹。想想吧,疲劳性机械裂纹正在它体内生长,气阀门喷出的扑扑气流简直是引线燃烧,是杀气腾腾的凶相毕露。好几次,他情愿饭只煮个半熟,就迫不及待地去灭火排险。先是躲在厨房门外窥一眼,防止他探头的那一瞬锅盖轰然四溅,掀掉天花板,轰倒水泥墙,把自己的脑袋削去半块。做好各种准备动作之际,气流声叫得更急、更猛烈,一次爆炸已迫在眉睫,不容他再犹豫和苟且。他一咬牙,软软的双腿终于迈出,脑袋不由自主往后仰,一只肩头高耸起来挡在前面,准备招架说来就来的危险。咔嗒,他总算旋闭了炉键,高压气流顿时委顿和衰弱。好啦,好啦好啦,一次流血惨案终于被他奋不顾身地制止——他心里偷偷这样认为。

        副科长并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比方刚才接近高压锅这种危险活,他总是挺身而出,让孩子远远地待在安全区。

        他只是对这个日出日落的世界关心得很深入,对未来预想得周到完备一些。他看见公园角落就想到这里可以出没流氓,看见深深荒草就想到这里可以掩盖女尸,看见雨伞的杆尖就想到这东西可以戳瞎眼睛,看见起重机就想到钢索随时可能拉断——因为这种想象力,他上下班路过即将封顶的海通大厦时,总是频频抬头,警视那上面的安全网和脚手架,不把任何微小的动静轻易放过。他的脚步离楼体越来越远,不自觉地向街中心偏去。

        “找死呵?”一辆摩托在他面前戛然煞住,整个车身打横。

        “呵,对不起。”副科长退了两步,向隐在头盔里的面孔欠身赔笑。

        “天上掉钱么?”

        副科长定定神,发现自己已身处街心了。街上车确实多,每辆汽车都杀机勃勃地驶来,令他冷汗大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