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悲情战事(一) (1 / 3)
南京城的战争气氛让所有在城里的人几乎要窒息,城里稍有能力的人家,都已经离城避难了。虽然唐生智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留在城里的人都相信南京能够守住,但大家也都躲在家里不再出门,街上显得异常冷清。城市的主干道中山路上已经布满了铁丝网和岗哨,道路两侧房子都被改造成了火力点,两座火力点之间挖有几丈宽的壕沟。为了进行焦土抗战,守城的将士把不必要的房子都拆成了乱石堆,用以迟滞日军的进攻。
而在环绕南京城的古城墙外面,散落着几处稀稀拉拉的居民区。唐生智下令城外的人们全都赶进城去,城内的民众不允许私自离开南京城。沈紫瞻奉参谋部的命令,带着宪兵队出城,准备劝离仍然居住在城外的民众。他顺着中华门出城的方向,沿路劝离尚未搬离的民众。虽然经过他的好说歹说,有几家决定尽快搬离,但有几家根本不听他的劝解,反而冲着沈紫瞻吼道:“你们这些无耻的丘八,让我搬离你们好来占我的房子,我的地已经被你们拿走了,房子你们再拿走,我们一家人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了。”另有人道:“长官,你们就行行好吧,你们把我们都逼死了,谁给你们交税养活你们呢?”还有一个妇人模样的人跺着脚对沈紫瞻他们诉苦道:“你们让我们搬,我搬不了啊,你看看我们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往哪里搬呢?让日本人来吧,我们反正都是一死,早死早痛快。”沈紫瞻走进她家低矮的茅草屋,家里三个年幼的孩子,漆黑的墙角的土坯床上,在一团漆黑的破棉絮包裹下,躺着一个干瘦的老人,由于床头上的漆黑的窗棂上早就没有了糊窗的白纸,寒风不停地吹到屋子里来,床上干瘦的老人一直在瑟瑟发抖。那名妇人对沈紫瞻道:“长官,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们不想走,是真走不了啊。”沈紫瞻眼圈一红,温和地对妇人说道:“你家男人呢?”妇人指着屋外不远处一座新坟道:“上个月让你们拉了壮丁,被活活累死了。”沈紫瞻看着那座新坟,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他从怀中摸出一叠钞票交给那妇人道:“日本人要来了,你们抓紧时间想办法离开这里吧,日本人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你们如果不走,就只能在这里等死。”他一低头出了茅草屋,那妇人正要谢他的时候,在沈紫瞻身后的一名宪兵乘沈紫瞻不注意,恶狠狠地一把从妇人手中夺过钞票,揣进了自己的口袋,那妇人也未敢言语。
沈紫瞻带着宪兵队努力了大半天,也没有劝动几家搬离,让他有些泄气,他非常不解:为何日本人要来了,他们竟然无动于衷,看着天上日本人的飞机扔炸弹,地上的大炮轰隆隆地作响,他们反而不感到害怕,而见了国军的宪兵队则吓得不敢作声,真是**岂有此理。而且更让他不明白的是,那妇人的丈夫被拉壮丁,竟然会被累死,是谁拉他们当壮丁,给人出力难道不上人休息吗,还至于被累死?旁边的宪兵有些幸灾乐祸地跟他说道:“这些人,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日本人来了,就有他们好看的了。”沈紫瞻听了非常惊讶地盯着那名宪兵看了好大一会儿,
不过他现在没有时间去探讨拉壮丁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当他听宪兵队的人说,唐长官已经下令给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让三十六师收缴了长江上过往的船只,禁止所有的部队私自乘船过江,不禁大吃一惊:既然大家都知道南京城守不住,长江是守军唯一撤退的通道,如果把船只收缴,一旦部队开始撤退,岂不是要自乱阵脚,在日军对南京在陆地上三面包围的情况下,没有船只肯定过不了江,十万大军会被围歼在城里的,难不成让十余万大军全部游过长江去?
虽然对唐长官的做法难以理解,但作为军人只能服从命令。沈紫瞻与宪兵队的队员们登上中华门的城墙,城墙上到处都是忙碌的国军士兵在布置阵地,运输弹药。他沿着高大的城墙察看阵地,由于他穿着将军的服装,不时有士兵见到他行礼,但他发现有些士兵竟然连行军礼都不会。宪兵队向他解释说,不会行军礼的都是新补的士兵,只教他们打枪,其余的一概不教。沈紫瞻仔细看了一下,城墙上几乎全是新补的士兵,老兵只有几个,都在一旁坐着指挥新兵干活,只是当他走过去的时候,老兵才全站起来向他行军礼。他虽然对老兵们的做法很生气,但也不好说什么。
他站在城墙上向远处眺望着,今天是难得晴朗的天气,在一片白光照耀下,整个南京城显现的全是灰色的屋顶,红色教堂的穹顶点缀其中,高大灰色的城墙把南京包围在摇篮里,黄色的法国梧桐穿插在摇篮中。在温带季风气候的滋润下,温暖湿润的南京城区像一个乖宝宝在摇篮中酣睡着;城墙下的护城河蜿蜒曲折,与流经通济门的秦淮河融会在一起;东边的紫金山麓仍然郁郁葱葱,似乎可以遥遥地望见先总理的陵园;波浪滔滔的长江像一道天堑横亘在南京城的北面,在保护着南京城的同时,也将南京与浦口地区的陆上交通隔断。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地准备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忽然从国民政府里又传来和谈的消息。据说蒋委员长再次召见了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先生,陶德曼先生向蒋委员长递交了日本提出的修改后的和谈的几项条件,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增加了改组国民政府,要蒋委员长听命于改组后的政府、降低日货关税、允许日本在中国驻军等一系列的条件。行政院长孔祥熙非常高兴地对新闻界说,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可以通过谈判不打了,南京城即将转危为安。
听到这个消息,南京卫戍司令部里一片欢呼声,包括唐生智在内的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大家都觉得,如果真能通过谈判不打了,对南京城来说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六朝古都可以免受炮火的破坏。可对于蒋委员长与国民政府来说,则成了听命于人的傀儡政府,蒋委员长难道会同意这城下之盟吗?
当沈紫瞻听到与日本和谈的消息后,本来他一腔热血要与日本人决一雌雄的决心也动摇了,如果国民政府同意与日本和谈,他作为一介参谋又能起得了什么作用呢?只徒留笑柄罢了。
除了与日本和谈,国民政府看起来还有备用方案。在今年十一月的时候,行政院长宋子文访问苏联时,苏联**长伏罗希洛夫曾托他转告蒋委员长,当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俄当会出兵帮助中国抗击日军,决不会坐视不管。因此蒋委员长心里有了托底的方案,自然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不一定会与日本人真正的和谈。
南京卫戍司令部里充斥着和谈的轻松,本来唐长官通过新闻媒体聚集起来的信心一下子荡然无存,“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口号也成了某些新闻媒体中的笑话,新补的士兵们都聚集在城墙下等候军令,他们已经准备脱下军装回乡了。大战之前紧张的气氛被这道和谈的消息轻松融化了,卫戍司令部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士气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了。
深知蒋委员长性格的唐长官没有被这道消息混淆了思维,他知道蒋委员长是不会答应日本人的条件的,这不过是蒋委员长的缓兵之计,意图推迟日本人进攻南京的时间。只不过蒋委员长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缓兵之计没有麻痹日本人,倒把国军将士的军心麻痹了。
好在与日本和谈的消息没有持续多久,国民政府里就传出蒋委员长拒绝日本人和谈条件的消息,南京城就又回到了战争这条路上。据蒋委员长身边的人说,蒋委员长亲自给伏罗希洛夫发了一封电报,请他转呈斯大林: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大最后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盼望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望先生之当机力断,仗义兴师,挽救东亚之危局。可斯大林的回答让蒋委员长失望之极:“苏俄出兵须要满足布鲁塞尔的九国公约同意以及苏俄的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两个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