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迷茫之秋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迷茫之秋 (4 / 4)
        站在高大的城墙上,可以俯瞰南面偌大的南京城,可以远眺北面的长江,可以遥望东面的紫金山麓。沈紫瞻心潮澎湃地站在灰色城墙上锯齿般的城垛旁,俯瞰南京城。他目光所到之处,只见灰色的屋顶连绵不绝,偶尔有红色与蓝色的屋顶点缀其中。在靠近东边的城区,隐约看到政府与各国使馆高大的建筑群。东边的紫金山上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包围着的中山陵,远远地望见鎏金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北面的津浦线与沪宁线交汇的下关火车站,蚂蚁般大小的工人们铁轨中穿梭忙碌着。火车站旁边的电灯厂高大的烟囱中冒着洁白的烟柱。远处的长江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奔腾的褐色江水向北奔流,绕过八卦洲后折向东流去。水天相连处,蓝天明净高爽,白云自在悠闲,江水与长天连为一体,只有偶尔南飞的大雁衬托着遥远的地平线。城墙下面的长江的几处码头边停靠着几艘汽艇和货轮,装卸工人们正忙碌着装卸货物,到处呈现着一派繁忙的景象。

        沈紫瞻收回目光,顺着城墙往东走着,他看着脚下坑坑洼洼的城墙,忽然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国民政府曾经在南京城外组织过一场国军的实弹演练,他当时在学校里请假专门跑去看,看到中华门外只有少数的攻城部队,可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后来在《**》上看到,组织攻城演练的总指挥陈诚长官宣布此次实弹演习赢得重大的成果。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他当时没有多想,因为是演习,不知道《**》上陈诚所指的重大成果是什么。可现在看看这脚下的城墙是明代筑成的,看起来是高大结实的,但根本不能抵御现代兵器的进攻,真是有些替蒋委员长担心,因为他曾经在电影上见识过野战大炮的威力,并且二弟沈紫恪也曾经跟他说起过飞机轰炸的战力,而这露天的城墙上没有一点防护措施。如果跟日本人开战,对方的重炮的炮弹打过来,国军的士兵的血肉之躯又能支持多久呢?即使是砖砌的城墙又能支持多久呢?况且南京城的地势在兵法中被称为“绝地”,周围没有险峻的高山或要塞,如果演习时进攻的军有足够的兵力,将南京城三面包围起来,看看南京城的地势,守城的军队如果没有援军,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如果守军不想全军覆没,只有通过挹江门向长江北岸的浦口撤退,可仅凭这挹江门这三个桥洞,又能撤出多少人呢?如果东军三面包围南京城的同时,占领长江北岸的浦口,那时守军将插翅难逃。如此说来,如果将来与日本开战,国军最好不要与日本人在南京展开争夺,否则结果将会是凶多吉少。沈紫瞻这样想着,悻悻地走下城墙,回到中山路上准备往回走,他回望着城墙上“挹江门”三个大字,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如果日本人从陆地打过来,这道挹江门将会成为南京城的生命之门,希望上苍能保佑南京城免于战火的蹂躏。

        沈紫瞻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指针已经指向十一点了,他连忙伸手拦下一辆黄包车回家,到家后看到岳父母及妻子还没有回来,就在卧室里来回踱步,仔细想待会儿妻子回来,怎么跟她说要去上海的事。按说妻子下月就要临盆了,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可他这几个月在岳父家里非常的憋屈,再这样下去他担心自己会疯掉,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跟妻子说。

        近十二点的时候,岳母和肖梦寒搀扶着妻子才从医院回来。一进家门,岳母就高兴地对沈紫瞻说道:“大夫说浅依的胎位正常,还有不到一个月,你就要成为父亲了。”沈紫瞻忙扶着妻子坐下道:“去了半天,累了吧,坐下歇会儿。”林浅依道:“是啊,腿都酸了,吃完午饭得躺会儿。”沈紫瞻道:“抓紧吃饭吧,一会儿我给你揉揉腿。”岳母道:“看姑爷多体贴。赶快吃饭吧,一会儿该凉了。”旁边的佣人立即开饭,沈紫瞻十分殷勤地给妻子和岳母盛饭搬椅子,岳母笑道:“行了,我还能自理,等我哪天走不动了,你再勤快也不迟。”沈紫瞻道:“娘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让您和爹失望的。”林浅依“扑哧”笑道:“你呀,就是嘴甜。快点吃饭吧,难得你今天心情好些。”她忽然觉得说错话了,怕伤了丈夫的自尊心,就连忙又说道:“天气好了,让人的心情也格外好。”

        吃完午饭,沈紫瞻与妻子上楼去休息,他看到妻子一身疲惫,几次想张口但都忍住了。他让妻子侧躺在床上,把她的双腿放在他的大腿上,双手轻轻给她揉腿,不一会儿的功夫,妻子便沉沉地睡去了。他轻轻放下妻子的腿,给她盖好毛巾被,蹑手蹑脚地带上门走下楼去。因为今天心情好,沈紫瞻下楼时感觉身子轻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下楼都会拖着沉重的脚步,生怕一不小心惊扰了岳父母的雅兴。或许寄人篱下的日子就快要到头了,他就像一只即将飞出笼子的鸟儿,不停地梳理自己将要展翅高飞的羽毛。

        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会儿书,肖梦寒给他端上来一杯茉莉花茶,他接过来一饮而尽。心里畅快了觉得茶都是甜的,几个月来的压抑已经一扫而空了,有了新的目标,就有了新的希望。只是在想接下来的事时有更令人猝不及防的事:妻子怎么办呢?他只想自己怎样了,没有去站在妻子的角度考虑,不过很快他就有了主意:他先去上海,稳定下来再把妻子接去,而且妻子临近预产期,是不能长途跋涉的。

        想好这些事后,他上楼回到卧室,妻子还未醒,他蹲在床边上仔细端详妻子俏丽的脸庞:洁白细嫩的皮肤、长长的眼睛毛、挺拔的鼻梁和圆润的嘴唇,并不精致的五官有序地排列着,看起来令人非常舒服。其实看起来妻子的美丽远胜过梅安琪,只是由于在身材上不如梅安琪丰满,才让他时不时地想起梅安琪以及她那丰满的胸脯。如果把梅安琪的胸脯放在妻子身上,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他这样想着,不由得笑起来,一下子惊醒了睡梦中的妻子。她睁开眼看到丈夫在注视自己,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你怎么了,干嘛一直盯着我?”沈紫瞻道:“我把你惊醒了吗?”林浅依道:“不是,是我中午睡觉浅。”沈紫瞻道:“我觉得时常想不起来你的样子,所以要经常仔细地看你才行。”林浅依道:“看来我离你太近了是吗?”沈紫瞻道:“何以见得?”林浅依道:“就像看书一样啊,距离越近越就看不清楚,不是吗?”沈紫瞻笑道:“是你在我心里的缘故,所以看不清楚你的样子。”林浅依也笑道:“这么说,我也得常看看你的样子喽。”沈紫瞻笑道:“是啊,要不然会像我一样,越在身边的人越经常想不起来模样。”忽然他又笑道:“如果我纳妾,你觉得会怎样?”沈紫瞻说着伸手给妻子挠挠背。林浅依收敛了笑容道:“纳妾,为何会突然想起这个?”沈紫瞻道:“突然想起来,就顺口说出来了。”林浅依道:“你要问我的意见,我只能说不同意,我不愿跟别的女人共同拥有你,即便让我当正室。如果你执意要纳妾,我也无法阻拦你,只能自己咽泪装欢罢了。”沈紫瞻道:“如果我要离开南京出去闯闯呢?”林浅依听了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坐起来道:“难怪我觉得你今天心情好,你今天出门去了吧。你刚才的话是为这句话做铺垫吗?”沈紫瞻道:“如果我离开南京,你会不会很难过?”林浅依道:“当然不会啊。”沈紫瞻道:“那就好。”林浅依道:“因为我会跟你一起去,无论你要去天涯还是海角。”沈紫瞻道:“你这样怎么跟我一起去?”林浅依道:“这没有什么,我们成婚的时候是起过誓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不离不弃。你还没说你要去哪里?”沈紫瞻道:“这样真是苦了你了,好在我想去的地方是上海,距离南京也不太远,坐火车当天就可以回来。”林浅依道:“你怎么突然想要去上海呢?”沈紫瞻道:“我老在家待着也不是事儿,总得要找些事做,大丈夫志在四方,所以想去闯荡一番,正好上海滩是国际大都市,机会肯定比在南京要多。”林浅依道:“我正让父亲给你在政府里谋个差事呢,本来这几天就可以定下来,既然你想去上海,难得你有这样的志向,我当然会支持你,而且会陪伴你一起去上海。”沈紫瞻道:“你现在挺着肚子,不能长途颠簸,爹娘会放心让你跟我一起去吗?要不我先去,等安顿下来再回来接你。”林浅依道:“这有什么关系,上海妇产医院的条件其实比南京的要好的多,而且坐火车去上海也不会有什么闪失。我今晚就跟爹娘说,估计他们不会反对的。”沈紫瞻“叭”地亲了一下妻子说道:“真是太好了,我去收拾东西,我们这两天就动身。”为何他这么着急去上海呢?一是吴亦正要求他尽早去上海,另一原因他是担心,一旦孩子出生,他就更不可能去得了。

        晚饭后,林浅依先跟母亲说要跟沈紫瞻一起去上海的事,一向通情达理的林夫人却坚决反对女儿这个时候去上海,她对林浅依道:“不行,你从小体弱多病,长大以后才好些,现在带着孩子长途跋涉,加上在上海人生地不熟,没有人照应,稍微有个闪失,很容易就会落下病根,到时哭都来不及。”林浅依说不通母亲,只好去问父亲的意见。林仞刚听女儿说准备要与丈夫去上海的事,沉思了一会儿道:“大丈夫当然要建功立业,这个爹非常支持。”林浅依听了立即说道:“还是爹比较开明。”林夫人道:“你哪能事事依着她,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道鬼门关,很容易落下病根。”林仞刚道:“你们稍安勿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同意你们一起去上海,但不是现在,可以先让姑爷去上海,安顿好一切后,最早明年三月你跟孩子再去上海,这样最合适了。”林浅依道:“爹,我不想跟他分开,我想跟他一起去,这样我们也有个照应。”林仞刚道:“唉,你看天气这么冷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天寒地冻的,孩子刚出生很容易生病的,不如等孩子生下来,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去上海岂不周全。再说夫妻小别胜新婚,更能增加夫妻感情。你们以后在一起的日子还长着呢。只要姑爷有好的前程,何必急在这一时呢。”林浅依虽然万般不舍,但是父亲说的有道理,她也无法反驳,思索再三,只得同意父母的意见,她想办法跟丈夫说让丈夫先去上海,等孩子生下来她再去与丈夫团聚。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料想丈夫不会再有别的意见了。

        沈紫瞻早就料到岳父母不会同意让妻子挺着肚子跟着自己奔向一个无法预料的前程。他心里也明白岳父母的意思,如果自己在上海过得不如意,还得回南京来,就不如让自己先去,等到有所建树之后再接妻子去。他不能责怪岳父母,因为既然为人父母,就得为孩子考虑,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上海混出个样来,等到自己衣锦还乡的时候,让淳化镇上的那帮封建遗老遗少们见识一番,那时即便不让梅镇邦、夏启德、陆少疾之流人头落地,也绝对不会轻饶过查抄“紫园府”的人。虽然他受过高等教育以及革命者心怀天下的训练,可骨子里还是有那种出人头地的尊卑思想,特别是当沈家祖上的家业在他手里被败光之后,这种思想更加强烈,或许是因为封建思想的遗毒吧。

        林仞刚之所以赞成沈紫瞻在这个时候去上海,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他觉得沈家现在已经衰败了,去上海前途未卜,女儿跟着他去会受苦,如果沈紫瞻不能有所成就,可以直接让女儿跟他离婚;另一方面,沈紫瞻在南京国民政府里已经臭名远扬,虽然上层表面上蒋委员长不再追究他勾结斧头帮戕害社会精英,但实际上肯定不会再用他,自己虽然很想帮他在政府里寻一个职位,但也有心无力,不如远远地打发他,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林仞刚当然没有别的选择。

        沈紫瞻收拾好行李物品,把汽车交给岳父母使用,就带着桂叔一家启程前往上海。临行前,妻子林浅依泪眼婆娑地拉着他不放,告诉他每个星期要给她打电话,每个月要回南京一次。岳母再三叮嘱,到上海安顿下来就打个电话回来;岳父非常慷慨地给了他两根金条,让他在路上用,他只好一一答应。

        终于告别了妻子与岳父母,沈紫瞻与桂叔一家乘黄包车前往中山码头,准备乘船去上海。他把一百个大洋交给桂叔,让桂叔买好四人的船票。

        四人到傍晚的时候上了轮船。轮船启程了,汽笛发出长长的鸣吼声,沈紫瞻站在船舷旁,望着南京城的星星灯火,顿时泪如泉涌,桂叔看到后走过来说道:“少爷,别难过,只是暂时离开南京城,我们还会回来的。”旁边的黎修为则十分高兴地说道:“爹,你不是一直说上海比南京城还要大吗?楼房比南京城里的还要高吗?等到了上海,我们一定要去最风光的地方看看。”桂叔拍了拍儿子的头道:“上海当然比南京城大,最繁华的地方叫霞飞路,我们一定会去的。”沈紫瞻听了,在泪光中泛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