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蔡邕 (3 / 4)
“老朽,谢过诸位援手之恩!”
就在赵安他们关切四名亲兵的伤势之时,那边的马车已经在那些护卫的护送下来到了近前,那名老者从马车上下来,朝赵安躬身一礼道。
“老人家不必多礼,这些倭人本就凶狠残忍,我等既然遇上了,自然不能看着看着他们行凶!
小子赵安,出自大汉营平侯府,高祖赵充国,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
看着这名气度不凡的老者,赵安眼中的神色微亮,连忙躬身还礼道。
在这名老者的身上,赵安感受到了一股极为浓郁的学者气质,而且从他身边随行的这数十名护卫来看,其身份定然不凡,说不定就是来自古代某个朝代的牛人,这等人他自然要好生笼络。
“没想到公子竟是我朝将门之后,老朽来自大汉第十一位皇帝光和年间,为当朝侍中蔡邕蔡伯喈,失礼了!”
听到赵安自报出身,老者的脸上闪过一抹惊诧,接着就是再度郑重一礼道。
在后世,或许赵充国之名鲜有人知,其威名被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赫赫功绩所掩盖,一提到大汉朝的名将,人们首先所想到的就是他们。
可作为汉灵帝时期的文学士,蔡邕对于赵充国的了解自然远超后世,在汉宣帝时期其威震匈奴,平定西羌,施行屯田等功绩为宣帝时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是汉之名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不想竟是伯喈老大人当面,小子如何受得老大人此礼!”
赵安听到蔡邕的名字也是神色微惊,接着连忙跟着客气地回了一礼道。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对于蔡邕这位汉末三国时期的难得的一个厚道人,赵安也是极为了解的。
蔡邕在治国谋政方面的能力或许不足,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些迂腐愚蠢,但是其精通音律,是一位出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所创的“飞白”体,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很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