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邲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邲之战
        《晋世家》·晋景公·邲之战

        邲之战是晋楚争霸的又一次关键战事,晋楚第一次城濮之战,晋胜楚败,发生在晋文公时期,而晋国也因此一举霸天下,接受周王赐伯。邲之战的双方依然是晋楚,结果却反转,晋国大败。不同的是两国的国君指挥者,城濮之战,晋国这边是晋文公、狐赵、先轸,楚国是楚成王、子玉,准确的说主要是子玉若敖氏。邲之战,晋国晋景公,指挥大权在荀林父,楚国那边是大名鼎鼎“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令尹孙叔敖。

        城濮之战,双方实力上看,晋楚匹敌,但是楚国因为有内部纷争,王室与若敖氏暗地较劲,在城濮之战中晋国面对的并不是楚国主力,而是包括陈蔡等小国,加之子玉的若敖氏一族兵力,基本上可以说是子玉若敖氏单挑整个晋国。战事结果虽然晋国战胜,但是楚国并没有损伤多少实力,城濮之战半天就结束了。但它的影响很大。

        另有一点就是城濮之战时国际上的态度。楚国北下中原,威服诸侯。这个时期,晋国与秦国关系非常好,而且也把齐国拉进了抗楚的阵营,总体态势一楚对秦晋齐三雄。这个局面一形成,楚成王果断选择战略退缩,但是子玉不同意,子玉也是楚国的名将,在楚国开疆拓土称霸江汉领域做出过大贡献,但是子玉为人刚烈,再加上子玉属于楚国若敖氏,而若敖氏与王室暗斗了很多年。不排除城濮之战有楚成王借机削弱若敖氏势力的私心。子玉战败羞愧自杀,若敖氏失去了一位领袖,但是若敖氏仍然把控楚国大权,直到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隐忍多年,最后奋发,肃清了国内若敖氏势力,国内安定,然后楚庄王才兵进中原,有问鼎之举。

        晋文公这边在城濮之战中一是外交上达成东齐西秦北晋三大强国一致对楚的局面,战事开启又巧妙激怒子玉,出奇兵伏击楚军联盟,陈蔡等国本身就是跟着楚国打酱油的,军事力量薄弱,一开打就被冲击的稀里哗啦,楚军两翼失败,陷入包围,中军子玉这个时候并没有孤注一掷,选择撤兵,当然也就是宣告战争失败,认输了。

        城濮之战,晋国取胜,最重要的原因是外交上的成功,其次也得益于楚国内部不团结。

        到了邲之战,如出一辙,当初楚国怎么败的晋国也是一样。

        国际上,赵盾时期因为晋灵公上位,与秦国撕破脸,而且还跟秦国干了一架,阻止秦国护送公子雍返国,这让秦国非常恼火,起初是晋国你们这边联络秦国谈好了让在秦国供职的公子雍回国就位,秦晋也借此机会恢复睦邻友好,谁知道晋国内部又出现分化,最终晋灵公执政,赵盾出尔反尔带兵主动狙击秦。

        秦国受了愚弄,回国马上做了一件事,把楚国的一名俘虏交还楚国,主动示好,于是秦楚形成联盟制晋的态势。这样晋国南有强楚,西有雄秦,陷入孤立。中原列国在赵盾干政时期,因为晋国处于内部政治上不安定,无暇顾及中原,中原的小国譬如陈蔡郑卫包括宋,不得已投靠楚国。楚国势力大,小国受不了,谁强依附谁,晋国难以脱出身来为他们出头。

        这次邲之战,就是楚国攻郑,晋国不得已出兵援郑,但是楚国更迅速,郑国投降了。而且郑国派人怂恿晋国跟楚国来次决战,让两大国打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郑国也可避免朝晋暮楚。

        晋国内部情况如何呢,可以说暗流涌动,自从赵盾重新设置公族政策来,卿大夫进入公族履职,六卿不团结,互相掣肘,这次不得已出兵援郑原本只是象征性的帮帮忙,并没有打算跟楚国决战,何况西有强秦的后顾之忧。楚国降服郑国之后,晋君统帅荀林父就打算缓一缓,等楚军退了再向郑国问罪,这样避免正面与楚军发生冲突。因为这个时候楚国的势力非常壮大,城濮之战后楚成王不久死掉了,他的儿子楚穆王即位后对江汉领域周边的小国来了一次大兼并,这个时候,晋国正面临国内争位的斗争,还要抗击秦国,正处于不安定的局面中,而楚国正好得以巩固势力。

        到了楚庄王,楚国内部王室力量占据了主导,强悍的若敖氏已被彻底削弱,实力壮大,国内安定,于是雄霸中原的野心又被鼓舞起来,楚庄王这次是卯着劲儿要一雪城濮战败的耻辱。

        楚庄王玩得很溜,一面假意向晋国求和,一面联合秦国遥相呼应,晋国巴不得避开正面争锋,愿意求和,但是楚庄王又安排奇兵骚扰晋军。这时候晋军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愿战的比如先轸的儿子,赵同赵括,不愿战的有栾郤两股势力,荀林父作为主帅犹豫不决。结果先毂贸然出兵,荀林父阻止不了,带兵跟进,结果被楚军大败,晋兵溃散自相残杀。而郑国见晋国不合,于是反戈协助楚国攻打晋国。

        邲之战,楚庄王大胜,威震中原,中原列国见晋国不能制楚,纷纷叛晋归楚,于是晋国霸主地位丧失了,而楚庄王也因此称霸中原,跻身春秋五霸之一。

        邲之战晋国大败的原因跟楚国城濮之战大败的原因如出一辙,而这一次楚庄王也没有对晋国进行穷追猛打,有意实施“仁义战争”,这是楚庄王的好处,譬如晋国兵败奔逃被楚军追击,晋兵车马陷入泥坑,而楚军则放弃击杀反而帮助晋兵摆脱困境,然后再公平作战。因为楚军教晋军怎么逃跑,搞的晋兵很不好意思,只好说你们楚军逃跑的经验比我们强多了。邲之战,让天下霸主做了更替,晋国很没颜面。

        之后荀林父愿意承担兵败责任,但是晋景公没有归罪于他,这是晋景公的好处,当时有人提出城濮之战中子玉兵败自杀,极大消耗了楚军实力,晋国这次不能学楚国,荀林父不能杀。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先縠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縠,先轸子也。而因为贸然进兵导致晋国兵败的先毂担心自己的未来,于是叛晋跑到翟国去了,这样先轸的势力在晋国被肃清。

        邲之战可以说是楚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杰作。无论是外交,还是具体作战部署,像极了城濮之战时的晋国。楚国君臣也正是利用了晋国内斗的弱点战而胜之。这次大战发生在晋景公刚刚即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