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忠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 忠烈
  《晋世家》·先轸·忠烈之臣

  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後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

  晋襄公遣返秦国三将,先轸不能忍,“唾之地”,这位晋国霸业赫赫功勋看到了放走三将的后果,怒不自禁。再说秦人三将,五羖大夫百里奚以及谋臣蹇叔的儿子就在其内。伐郑前二人痛哭劝谏秦穆公,不能采纳,二人自知此番千里伐郑必败无疑。孰料竟然能活着回来,真是喜出望外。但是朝堂内也有了诛兵败之罪的声音,也是秦穆公虽然冒险出兵也有自己的责任,但并没有移罪三将,反而痛心责己,重新重用三将。百里奚和蹇叔经此一事,心意微冷,加之年龄也大了,于是告老归政,不再过问朝事,实际上也是见自己多年辅助秦国,现在儿子为将兵败,墙倒众人推,实在心凉,不如趁此机会退休。

  夫武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这是先轸对晋襄公的抱怨。话喷的很痛快,可见放走三将先轸非常不满意。我们千辛万苦终于击败秦军,抓获敌人最重要的将军,就因为一个女人的话放走,我们献血换来的成果就这样没了,要知道这三人可是秦国最能打的将军,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先轸发愤,一点面子也没给晋襄公,实在是情急之下,疏忽了君臣的身份。但是先轸所言都是为了晋国考虑。

  气话说了,牢骚发了,唾沫也吐了,于事无补。但是先轸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无礼,也向晋襄公请辞,“一时怒极,唾君之面,无礼有罪”,晋襄公也是得了老子晋文公的真传,知道现在用人之时,打仗还得靠先轸。这不翟国来侵犯,不靠先轸靠谁?“为国发愤,忠心可嘉,御敌非卿不可”。

  晋国自文公执政,文有狐赵,武有先轸,城濮之战先轸最有功,襄公时崤之战也是先轸的杰作。要说晋文公和他的儿子晋襄公不防范先轸也说不过去,文公能把城濮之战的首功记在狐偃的头上,就可说明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是先轸没有任何怨言,没有在史料中发现这类的记述。但是的确是开国老臣,战功赫赫,面对晋襄公这个新君,还是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自己的老资历,至少没有把晋襄公放在眼里,但这是从先轸怒不可遏的行为上判断出来的。事实上先轸并不曾居功自傲,摆老干部的谱,发愤之语,乃至唾君之面,却让先轸陷入了深深的痛悔当中。

  他觉得自己的无礼,影响到了晋献公的威信,他决定自己做个选择。如他在抗击翟国来犯的时候所言“本欲死于秦,孰料死于翟”。他如此说仍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他知道秦国是晋国最大最强的敌人。在战胜翟国犯军后,脱下铠甲只身闯入翟国军营,以死表明心迹。身虽死,仍勃勃有生机,正义凛然,不由得晋襄公不抚尸感叹,“将军死于国,英灵不泯,寡人不敢忘”。

  从东周列国志上对先轸的描述,先轸的智勇忠烈跃然于纸,先轸固然纵横捭阖,战争中外交谋略,临场指挥才能卓越,但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忠勇的军人:

  臣中军大夫先轸奏言:臣自知无礼于君。君不加诛讨,而复用之,幸而战胜,赏赉将及矣。臣归而不受赏,是有功而不赏也;若归而受赏,是无礼而亦可论功也。有功不赏,何以劝功?无礼论功,何以惩罪?功罪紊乱,何以为国?臣将驰入翟军,假手翟人,以代君之讨。臣子且居有将略,足以代臣。臣轸临死昌昧!

  有功不赏,何以劝功?无礼论功,何以惩罪?功罪紊乱,何以为国?臣将假手翟人,以代君之讨。——这就是先轸!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