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1 / 2)
        《晋世家》·晋献公·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晋献公英雄一生,为即将展开的晋国霸业抒写了浓浓的一笔。

        晋文公继位后晋国崛起,一时霸业,辉煌无比,而且晋文死后,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延续了百年之久,乃至有史家以为在春秋时期,真正的霸主国是晋国,可见晋国的历史地位。

        晋国之所以如许的强盛固然有晋文公的一面,但要说奠定晋国霸业基础的,非晋献公莫属。

        无论是国政治理,政策谋略,对外的态度和手腕,包括持续领土扩张,晋献公死后,晋国基本是走着他的路子。

        当然,晋献公也导致了百年后晋国的卿大夫执政,继而三国分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毕竟不是哪一代晋君都是铁腕强人,一旦君主暗弱或者平庸,卿大夫势力自然此消彼涨。

        这也是进入战国历史,晋国烟消云散的根本。

        晋献公的政绩很大,但是在史上留给后人的评价却不是那么光美。

        叔孙通:“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

        张九龄:“昔晋献公惑嬖姬之谗,申生忧死,国乃大乱。

        司马贞《史记索隐》:“献公昏惑,太子罹殃。“

        申生忧死,献公昏惑,这些论调无视献公一生的英雄,即便所谓的“国乃大乱”,不见然后而走上历史舞台的晋文公吗?

        没有晋国的内乱,便没有后来晋文重耳的强盛崛起。

        晋国虽乱,也只是派系之间的你争我夺,并没有削弱晋国国力,所以后来重耳即位,很快晋国有了主心骨之后,走上了大国崛起。

        为什么?

        愚以为这要得益于晋国的弱公族政策,你看齐桓公一死,群公子各拥军队,彼此斗争,国家自然亏损,所以史家认为齐桓以后齐国大国不再,与他们的内乱削弱了国力有很大关系,甚至责备管仲没有为齐国培养好的谋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