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汉高祖篇之意豁如也
第3章
《高祖本纪》—意豁如也
这是形容高祖的说法。原文在司马迁的《史记》,这样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意豁如也,怎么去理解呢?字面上理解起来很简单,说刘邦这个人,比较大度,整天的优悠从容,似乎没什么心事,更加不会有什么心戚戚焉。
中国的文字就这么美,意豁如也,实话说,用什么话来准确的表达这种气度呢,想半天,没法描述,因为一去描述,境界没有了,反而不如这四个字来的美妙,只能靠想象,想象一下,意豁如也,美极了。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完整的来看,刘邦在生活中,为人上比较宽厚,不爱计较,很大方,不小气,行举洒脱,或者按照时髦的说法,很潇洒。
那么这样的人,容易接近,相处起来比较舒服,他不喜欢计较,自然无所争。
一般来讲,人都脱不了名利二字,一旦一个人不去名利中经营,看上去气质便不同,既然你不特别的争竞名与利,自然好相处,跟你相处很舒服的,这就是刘邦。
司马迁的文笔真的好,几个字就把一个气质超常,从容大度的汉高祖送到你面前来。写的多棒,这就是大家手笔,几个字境界就出来了。譬如人作画,简单几笔,格局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高祖本纪》中,有许多处对于看相的叙述,说的很玄妙,当然没有具体而微的表达刘邦的五官了,体形了,精气神都没有去多写,只是从别人的眼里,别人的行为中去表现这一点。
事实上,前面几个字也是一种相,意豁如也。这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所体现到外形上的,他内心敞亮到什么程度,言行便通达到什么程度,隐藏不来。
论语上说孔子怎么样观察人的呢?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跟一个人相处,听他说话,看他做事,也就是听其言观其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看看他的志趣在哪里,了解了这些,你就基本可以把握这个人了。人焉廋哉?怎么能躲避的了呢。
孟子也有这样关于相面的理论。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是说,你了解一个人,要多注意这人的眼睛,胸中坦荡无私,眼眸子是明亮清滢的,胸怀不正,眼眸子是躲闪的,黯淡不明。这实际上也是对人内心的体察。
清代大儒曾国藩有一本《冰鉴》,也讲到看相。其中有一句“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他对部下的认识很多来自他自己的观察,特别注重人的气质气概,精气神,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这里面确实需要很多社会生活的经验。
还是回到高祖这里来。司马迁写高祖,四个字,“意豁如也”,写的就是刘邦的气度,洒脱不拘,言行从容不猥琐,气质不同凡响,就这四个字,非常美。
写到刘邦的相,下面还有个吕公,还有出现一个神秘的老父,不具名姓的老头,很神奇。刘邦参加沛令的家宴,可以说那个县的富贵达人都在场,刘邦的出现很有戏剧性。
当时萧何主事,人太多,谁的礼金多优先照顾,也是情理之中。刘邦一句“贺钱万”,便从容自若的端坐上席,若无其事,这种场合上,这般优容的言行一般人还真做不来。
吕公真是不简单,稠人广众中能一眼看破刘邦的不凡气度,也是一个高人。
请注意,司马迁的描写意豁如也,前面有两个字,喜施。怎么说呢?施,不仅仅说能做到不爱财物,大方给予别人,不贪,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心中明澈,遇事能放得下,看得开,很通达。
有这样的胸襟,才会有意豁如也的境界。有的人天生有这种气度,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