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铁锅沧桑 (1 / 3)
相传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见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兴致盎然,诗兴大发:“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马鞭从成吉思汗手中滑落,他拾起马鞭,顺手插在地上,对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吧。”
若干年后,运送成吉思汗灵柩的车队又一次途经此地,狂风四起,飞沙走石,车轮陷进泥里,无论如何也推不出来。将士们忽然记起大汗曾经的嘱托。于是,大家决定留下大汗的部分遗物在此供奉。蒙古人建起祭祀宫帐,点燃了祭祀的酥油灯。也就是从这时起,蒙古族历史上多了一个神秘的部族:达尔扈特。达尔扈特人的祖先据说都是成吉思汗的忠臣良将。大汗在世时,他们跟随大汗东征西讨;大汗去世后,他们的后人就忠心耿耿世代守护着大汗的英灵。从部族诞生之日起,达尔扈特人就不耕种,不狩猎,不纳税,不服役,不当官。他们毕生吟诵祭文,世代守护和祭祀大汗,父死子继。据说,这是忽必烈给定下的规矩。祭祀的方式、祭词的内容也是在忽必烈时期逐渐成型,此后都是口传心授,十分机密。
蒙古大汗的下葬,一向比较低调。据草原上的先哲介绍,程序非常复杂。先将一根粗大的楠木破成两半,再按尸体大小将中间挖空,把尸体放进去后合拢,涂上油漆,用三条黄金箍箍牢,看上去就是一根木头。这一切做完后,也不搞隆重的葬礼,直接把这根楠木秘密送往漠北的大草原。
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途中遇到的所有外人都会被杀死,作为殉葬者,护送的兵马会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他们确信,这样被杀死的人在阴间还会成为大汗的奴仆。当年,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万多人。
挖墓时要整块取土,并按次序摆放在一起。楠木入穴后,再将土块依次盖好,挖出的新土运到远处扔掉。第二年草长起来,埋葬皇帝的地方就和别的地方一样,谁都看不出来。但是这样,祭祖很麻烦。为了祭祖时能找到祖坟,皇帝下葬的时候,在葬坑中杀死一头吃奶的小骆驼殉葬。祭祖时牵着母骆驼寻找。母骆驼在哪里发出悲鸣,哪里就是皇帝的葬地。那母骆驼死了呢?他们也就找不着皇帝的墓地了。就这样,当年成吉思汗的很多秘密也就随着一起埋入了黄土堆里了。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一直非常骄傲。这从自已的姓就看出了自豪。“孛儿只斤”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代表着自已流淌着祖先成吉思汗的血液,是真正的龙子龙孙。眼前这个伯颜算什么狗屁东西,他的祖先蔑儿乞氏,一直都在蒙哥大汗家族手下世代为奴,摇尾乞怜。曾经被铁链锁着脖子牵过来,卑贱地被主人踩着脊背当人肉马凳上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伯颜居然恩将仇报,厚颜无耻地把蒙哥的曾孙郯王彻彻秃陷害致死。想到这,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自是愤愤不平,恨不得把伯颜撕碎。而此时却不得不唯唯诺诺,面对独掌大权右丞相伯颜言听计从。都说草原上的男子血性豪迈,粗旷坦率,可他从小就炼就了一项神通本事,就是能够细腻的感触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喜怒不形于色。
说到名字,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同样无上荣光。“妥懽帖睦尔”在蒙古语的意思是“铁锅”,说出去可是响当当的刚需。对于土生土长的蒙古人而言,铁锅其实比金银珠宝更重要更宝贵,是一件大家特别想得到的奢侈品。家家户户都以有一口铁锅为荣,这是富裕和身份的象征。把铁锅作为彩礼或嫁妆,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一口铁锅,就是传子传孙的世代传家珍宝,想当年,每一次出征,剽悍的勇士们抢的就是铁锅。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然后再才会去考虑金银珠宝,盐巴和女人。
也许在汉地生活多年了,很多子孙后代都不太理解这些了,一口破铁锅,能值几个钱。铁锅,只有放在大草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作用。铁锅,只有在大草原生活,才能感悟到里面的文化底蕴。
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累月习惯于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的变化,驱赶着大批的牛羊在草原上来回奔走。哪里有牧草,哪里就有蒙古人的影子;哪里有河流,哪里就有蒙古人的帐篷。蒙古人爱吃牛羊肉,尤其是喜欢使用铁锅来炖煮。铁锅传热快。而使用陶瓷锅的话,就会消耗很长很长的时间,携带起来也非常不方便。所以,铁锅一直以来都是游牧民族抢购掠夺的重要战略生活物资。对于铁锅而言,在当时的草原环境下,木材资源较少,蒙古人较常使用的牛羊粪等燃料,远远达不到冶炼锻造所需要的温度。而且铁锅冶炼技术要求很高,由于手工业的不发达,若没有专门冶铁作坊,没有熟练的铁匠和专业的锻造工具,也会造成无法成功冶炼出铁。没有了铁,自然也会缺乏马鞍、铁锅、剪刀等与铁相关的必须生活用品,因此蒙古部落很难自产铁锅,来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一口铁锅用好几代人,破了就补,补到实在不能再补的地步,还要依依不舍。铁锅主要是通过贸易的形式,从其他地方进行购买。或用自己的牛羊进行以物易物。再有就是赤裸裸的战争掠夺了。
可是草原上的铁锅再好,在汉地文化里面又是另一种理解,就是背黑锅。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父母除了给他这么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之外,其他基本上就是痛苦的回忆,耻辱交迭的煎熬。还有就是担惊受怕的未来,当然还要他背上很多很多本来不该他背的黑锅。
从他哇哇大哭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母亲就撒手西归死于难产。他没有机会看到亲爱的妈妈一眼。从小也没有体会过真正的母爱,只知道妈妈是罕禄鲁部族出了名的回回美女,仅此而已。当然,自已的出生换来母亲的死亡,一命换一命,残酷的宿命让这辈子都背上了克母的沉重黑锅。这真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昙花的一现,只用来蒙蔽世俗的眼睛。
他的童年,是跟着父亲的放逐逃亡生活一起度过的。寄人篱下的滋味,仰人鼻息的苦楚,无休止的心灵折磨。小小年纪就已经是饱尝艰辛。
然而当上帝关上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察合台汗国喇嘛庙里,天寒土冻,水冰地坼。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冻得哆嗦的双手,不停的在佛祖面前添灯加油。每当他悲伤流泪,雪总是在不经意的悄悄的下了起来。情志若伏若匿,佛在梦里悄悄的对他说:这个冬天就要过去啦,留点记忆吧。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在佛的梦中提点下,不自觉的学会了运用六识来观察着整个世界。这就是传说中天子十二道章中月亮心法一共有九重,这是其中的第一重。
他用眼睛看到的雪:
下雪了,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一片一片飞落了下来,伸出手,晶莹的雪花落在掌心上,像棉花似柳絮,看上去是透明的,慢慢地就融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