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置 (1 / 3)
这是吴朝元和五年,新皇已经渐渐的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但还是没有精力去体察民情。
浙江的叛乱最初是农民起义,后来军饷不齐,导致官兵也投靠了起义军。虽然前线的叛乱基本平定,但已到秋日,原来的粮食也被抢光,难民就成为了目前最大的问题了。杭州知府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官员,因其攀附上赵首辅,所以才混的这个官职。
上百万的难民冬天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大概也要饿死一批,能吏可以想到,大部分官员也可以想到,但对于现在争斗严重的朝堂,大概是看不见的。
七月初六,秋分这一天,天气还没有入寒,难民窟里的人们夜宿外面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早上八点多,都陆续的醒来,距离施粥远的难民已经慢慢的赶来了。
张光宗此时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回忆了一会便停下了。毕竟自己还是能认清现实的,昨天为自己规划未来,因为现在的恢复的记忆,而不得不改变。
也许是晨风的清凉,加速了自己的记忆恢复。得知自己乡试第二名,身上还有一个举人的功名后,张光宗原来准备游历天下的想法打消了。在这个古代社会,举人可以做官的,不过自己现在年龄有些小,但做一个大家族的西席还是没问题的。
原身的命也是够苦的,战乱导致家里的人基本死光了,原本相依为命的弟弟也走失了。本来有着举人的身份进入杭州城是没问题的,可到了杭州城外的小庙前,便死了。现在自己也只能叹一句造化弄人啊。
现在自己当务之急是表明身份,进入杭州城,想来官府不至于看着自己在杭州城内饿死,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对城内的大家族也不了解,只能先去府学看看了。还好自己脸皮厚,要不自己一个举人跟一群秀才,童生在一起。
决定之后,张光宗便向城门走去。
杨兴顺将各家的粮食数目汇总后,先是上报给了杜知府,又马上知会户方房前去接收那些粮食,最后还不忘提醒下面的人多加注意难民中的文人。
文人在这个社会是很受尊敬的,即使如今战乱时期,难民中的文人也可以简单的审核后,直接进入杭州城,杨兴顺多说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帮助陈家早于其他家见到张光宗。
胡世强是今天值班看守城门的把总,本来在平常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差事。但此时战乱时期,进入城门需要严格的审查,出了差错都是要记到他的头上,所以原来喝茶的位置从城楼上变为了城门口。不过现在严格控制进出杭州城,工作量到没有那么大。尝了尝自己保存的龙井茶,想着自己晚上以什么理由骗过家里那个黄脸婆,毕竟去玉风楼还是隐秘点好。
“胡爷,那个小家伙看起来有问题啊,他已经在咱们城门口转了好几圈了,还一直盯着我们这里,要不要拿下。”一个留着两撇八字胡的瘦高男人凑过来,小声的说到。
抬眼看去,胡世强发现的确有一个人行迹很是诡异,虽然衣服破烂,饿的有些脱相,想来应该是难民,但还是依稀的从举止上看出这个人不似是真正的穷苦人。不同于其他难民现在着急于去施粥的地方占位置,而是奇怪的在城门瞎逛。细作的可能也许有,但胡世强觉得叛匪不会这么傻,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结果。
“抓?还是算了,稍微客气点的请过来,我来问问他的底细。”最后只好以一个折中的办法交代给了下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