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北魏孝文帝元宏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北魏孝文帝元宏 (1 / 2)
        其实,元廓改为拓拔廓也不算太委屈,因为元廓的祖宗本来就姓拓拔。早在北魏时期,出了一个杰出的皇帝,那就是彪炳史册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在年仅五岁时就登基为帝了。由于拓跋宏小皇帝年纪尚幼,既没有统领文武百官的业务能力,又没有管理国家的相关经验,所以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女强人冯太后手中。

        然而冯太后并非拓拔宏的母亲,而是祖母。他们的关系很像小玄烨和孝庄太后的关系。

        冯太后执政时期,北魏发展势头大体良好。

        随着岁月的流逝,冯太后因年老体衰,久病不治,直到无法与病魔对抗时,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被黑白无常带走了。

        时年24岁的拓跋宏正式开始亲政,由于拓跋宏早年深受冯太后的执政熏陶,而已经变得少年老成。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拓跋宏由于是皇帝级别,刚掌握实权,就稍微多了一把火,而且燃烧的竟是四把熊烈烈的大火。

        点燃的第一把大火是推行改革。(这个比较常见,新皇帝几乎都这样做。)

        第二把大火是迁都,从平城迁都到洛阳。(这个比较罕见,历史上也就武则天和朱棣干过迁都的大事,武则天从长安迁都到洛阳,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

        第三把大火是统一语言,具体就是要求胡人官员不能再说胡话,全部改口说汉语。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官员由于说胡话好几十年了,一时半会儿不太好改口,可以暂缓。而对于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派官员要马上完全改口。如若违反,轻则降职,重则削职为民。(这个比较特别,历史上的胡人皇帝很少有这个觉悟。)

        第四把大火是改姓,将自己的拓拔姓改为元姓,也就是拓跋宏改为了元宏。(这个比较奇葩,有见过皇帝给别人改姓的,还没有见过给自己改姓的。)

        拓跋宏为什么要改姓“元”呢?

        《资治通鉴》中记载:太和二十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的本源即为“元”。

        700多年后,忽必烈改蒙古为元,也是依据这个涵义。

        历史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支持和反对的,因为改革会让既得利益者削减和失去利益,处于劣势者得到和增加利益。人的本性其实真正想要的不是“公平”,而是在“不公平”中占据有利位置。也就是说谁占据有利位置,谁就支持。谁占据不利位置,谁就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