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黄丘会战(1)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黄丘会战(1) (1 / 3)
        城外的几十万流民也被经过审查吸收进涉县充作劳动力,一来少饿死一部分,二来解决一下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剩余的由于没有楚军驱赶,也尽皆散去。

        黄丘,原本是涉县,邯郸,安阳之间的一块荒丘,土地贫瘠草都长不高,一年四季多半一片黄叶,如今黄丘会战即将开始,大战前夜,各方都在纠结。

        不过项羽研究的是用较为保守的鱼鳞阵稳扎稳打还是用烈火燎原的鹤翼阵以攻为守,不停的冲锋,冲击敌方阵脚。

        冷兵器时代的军阵并不是说书人口中的玄学,也不是电视剧里摆个外形好看。

        冷兵器时代的通信延迟大,部队机动困难,优化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距离就是军阵。

        鱼鳞阵四四方方,注重正面,五百人一个小方阵,阵与阵之间像鱼鳞一样,空隙交错,无论哪一个方阵被攻击,都有后方至少两个军阵支援补充,侧翼方阵还能作为机动部队迂回攻击敌军侧后。

        鱼鳞阵的缺点就是机动性不足,后阵看不到前方的路,小军阵横向拉长,向前移动时要维持阵营也更难,全军移动起来缓慢,并且左右翼和后方需要大量机动骑兵掩护。

        历史上卫青在燕山与匈奴左贤王部决战用的便是鱼鳞阵变种,以三万人全歼匈奴六万人,不过当时有运气成分,打到一半刮起了沙尘暴。

        汉军两翼的骑兵才有机会迂回到后方断绝匈奴退路,如果情况正常,匈奴无法被全歼,但是汉军可以以更小的伤亡杀伤更多的匈奴,这便是鱼鳞阵的特点,重防守。

        而鹤翼阵则是另一套风格,鹤翼阵是一个不对称异形阵,整体就像翅膀一样的结构,叫鹤翼完全是为了意境,你说他是鸡翼鸭翼都行,就是没有鹤翼阵好听。

        鹤翼阵则是以五百人左右的小阵,纵向拉长成列,以阶梯状从左至右或者从右到左横向排列,骑兵集中在高阶阵列侧翼,如果敌军攻击低阶阵列,相邻的高阶阵列就能更快绕到敌军侧后。

        如果攻击最高阶那一阵列,就会被高阶阵列侧翼的骑兵攻击侧后,如果要绕到最低阶那一阵列,在绕的过程中就要面对所有阵列的攻击。

        而由于所有阵列都是纵向拉长的队列,移动起来更加迅速,鹤翼阵的大家是个日本人,日本战国时期的军阀武田信玄,这人把鹤翼阵玩出了花,席卷如风,徐进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些都是孙子兵法原话,而武田将其所部编成风、林、火、山四部,势如破竹,一路推到德川家康老家小野田城,势不可挡,可惜夜晚行军被火铳打伤功亏一篑。

        鹤翼阵的特点就是快,打的敌军反应不过来,组织不起来有效进攻,这两个阵形都是战略阵形,只要符合这两种原则,不用生搬硬套,一直用到星际时代大致划分起来也就是这两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