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遇一只海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喜遇一只海螺 (1 / 2)
        1、喜遇一只海螺

        看太阳如落水的石头那样,在西天溅起一大片绚烂的云霞,伊小海照例丢下墙根草叶上的一只瓢虫,拍拍屁股后的灰尘,向海边走去。他清楚,每每这个时间点,出海打渔的父亲就会回来。他一步一步登上西边的土坡,土坡那边的夕阳一点点地照到他的脸蛋。转过脚下这一道土坡,视野就会开阔,就能一眼看到海边,但他的脚步依然不紧不慢——在父亲三番五次的叮嘱下,他习惯了这样的慢节奏。他走得无喜无忧,他只是去海边迎一下父亲,这个渔夫天麻麻亮就启锚出海,到黄昏时分才能回来跟他照个面。伊小海并不知道,今天这个黄昏,将完全有别于任何一天。如果知道这一点,他绝对会抛下渔夫的叮嘱,撒开两腿狂奔起来。

        登上坡顶,伊小海看见父亲的渔船归来了。一同归来的,还有几十条渔船,前前后后的,就像一群沫着夕阳归巢的大鸟。

        ——这是海边的小渔村。

        小渔村背靠着几座并不高耸却彼此相连的青山。山上多半是黄连木、椰树和普陀樟,在海洋湿润气候的滋养下,这些树木旺盛地生长,翠绿葱茏,放眼望过去,就像一件巨大的藏青毛毯子,从连绵的山脊一直披挂到山脚。小渔村几十座红砖黑瓦的平顶房子便间杂在这样的翠绿葱茏之中。房子依山而建,或疏或密却错落有致。小渔村的西南面,横亘着几道土坡,再过去就是平坦的金黄色的沙滩,海岸线一路绵延,远近堆叠着黑黢黢的礁石。大海的蔚蓝,与小渔村的青黛之色,相映相谐。

        小渔村住着百户村民,多少年来,一直沿袭着出海打渔这一谋生方式。

        伊小海径直走向自家的渔船。

        这时的阳光变得和海风一样温和,光线从酱灰色的云缝中斜射下来,给轻涌的潮汐和晚归的船只,镀上了一层柔软安详的蜡黄色调。渔船相继靠岸,渔民们抛下三角铁锚,收住缆绳,开始在船舱清理这一天来的收获。

        一张张本来就紫红的脸,经夕阳一涂抹,如同上了桐油一般油油发亮。伊小海在渔船上寻找父亲的那张桐油脸,却怎么也找不到。找不到,是因为自家渔船上远不止父亲和帮工。不知怎么回事,这一次船上站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腰间围着皮围裙的渔民,个个探着头,唯独看不见父亲,估计父亲被围在了人群中间。所有的人都在观看着什么,议论着什么。

        伊小海猜想,这一次出海,父亲一定捕到了不少鱼。

        伊小海并不感到兴奋,渔夫捕鱼多少,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他生性孤僻,无论在家还是上学,几乎没有什么能让他投去关注的目光。如果非要找出某个关注点,那就是渔夫回来,在打到的海鱼中,有一些是伊小海第一次见到,这会让伊小海感到稀奇。还有,拉上来的渔网里总有一些石头贝壳,渔夫并不扔掉,他会选择漂亮而精致的带回来,权当给孩子的玩具。不过,对于如此廉价的玩具,每一次伊小海都照单全收。时间一久,伊小海的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这恐怕是伊小海每到黄昏,会主动去海边迎接渔夫的潜在动力了。

        伊小海登上渔船,用力挤进人群里面,才知道父亲并不是捕到了多少鱼,渔民们一起围观的,原来是一只海螺。

        看到海螺,伊小海和渔民一样,不觉瞪大了新奇的眼睛。

        竹制鱼筐里的这一只海螺,形状上很普通,口阔尾细,六级的螺层,比渔夫的拳头大不了多少。不普通的是它的颜色,人们日常所见到的海螺,多为粉红灰黄乳白,而这一只海螺却是紫色的。那是通体无二的紫色,——深厚的紫色打底,那些凸起的角质则呈现出浅亮的紫色,一个个沿着螺层,呈飞扬之势分布于全身。海螺混杂鱼虾中,那些鱼虾在跳跃在爬行,唯有紫海螺一动不动。但紫海螺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一株鲜活的色泽通透的多肉植被,又像一盏明灯在暗夜里被点燃,紫莹莹的,明艳艳的,在晚归的船头,放射出奇特而神秘的光彩来。

        在场的渔民看了,无不唏嘘感叹。

        “这只海螺太漂亮了!”

        “打渔几十年,从未捕过这样的海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