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7章 要想富,少养孩子多养猪 (1 / 2)
第237章要想富,少养孩子多养猪
济泓皱了皱眉头说:“对种地的农民来说,三千块钱就不少啦,他们种地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呢?估计这么多年也攒不下三千块钱啊?!”
田炫看见济泓不太认同自己的话,觉得济泓刚来不了解情况,提醒道:“倒是这个理儿,这不,屯子里每年扣他的粮食,给他们留够口粮,其他的都顶罚款啦。不过,这话说回来啦,他给咱们乡计划生育工作拉后腿儿,考核总是全县倒数第一,领导们一提起他来就头疼。您是刚来,不了解情况,可千万别给他好脸色,让他缠上你,正常工作都没法做。”
济泓举着烟,想找烟灰缸,田炫忙递给他,他弹了弹烟灰说:“看来他就是穷,每年扣罚款,家里日子过得艰难,心情能好吗?所以就到乡里来闹,是不是这样?要是他能挣着钱就好了。”
田炫说:“说得轻松,到哪儿挣钱去呢?这种地都是靠天吃饭,丰一年欠一年,不知道种啥好?咱们都是屯子里出来的人,还不知道农民的难?”
济泓说:“是啊!种啥能让农民多挣钱呢?豆腐坊在河南边儿,那里的地还不错,我去那儿转一转,看看适合种啥?”
田炫说:“那个屯子人少,百十户人家,正好挨着芬水县和伊河县,属于三不管的地方,所以他才能偷偷生这么多孩子,那屯子穷得很,在咱们乡里算是最穷的屯子啦。”
济泓说:“三县交界的地方?他们地多吧?”
田炫说:“地挺多,人口少,下午我陪你去豆腐坊?”
济泓说:“好!再叫上农经站的牛站长吧。”
济泓在食堂里吃了点饭,休息了一会儿,跟季瑞书记说了一声,叫了一辆车去豆腐坊。
路上济泓想先了解一豆腐坊的情况,牛站长介绍说:“豆腐坊的村书记是贾林山,屯子一共二百一十口人,是个非常小的屯子,这个屯子里山东人多,当地人都叫它山东屯。这个屯子计划生育工作最难做,超生的孩子多,就是因为山东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只有儿子才能顶门立户,有了儿子,才有接**的人,他们说,闺女嫁出去,生了孩子都姓了别人的姓。”
济泓惊喜地说:“山东屯儿?我老家也是山东的呢,这个屯子里的人都是从山东来的?”
田炫说:“是的,他们当初闯关东来了以后,自己在这里扎下根,逐渐就成了一个自然屯儿。您老家是山东的?哪里的呀?”
济泓说:“山东明水,离济南挺近。我爷爷奶奶还在那儿呢,我大哥、二哥现在在济南工作呢。”
田炫说:“要说起来,我老家也是山东的烟台的,就是过来的比较早,老家没啥亲近的人啦。”牛站长说:“我老家也是山东的,我爸说是临清。过来年数多啦,跟老家人都没啥联系了。”
济泓说:“看来,咱们这儿山东人还真多啊!肯定都是当初吃不饱饭的时候,闯关东来的吧?”
田炫说:“可不呗!这里原来就没啥人,人家都说百分之**十的人是从山东来的,你看看,咱们三个祖籍都是山东,这不成了百分之百啦?”几个人笑起来。
牛站长说:“这个屯子的人接受新生事物比较难,种地主要以土豆、黄豆、玉米、小麦为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