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 (2 / 3)
        “叶公子说的好,自除弊以来,用弊政之名,败坏纲常礼教的事,屡见不鲜。众多学子,不以读书科举为本,反而参与到各种行当中去,长此以往,还有何人专心读书?没有纯粹的读书人,礼法纲常岂能延续?”韩玉接口言道。

        “叶公子说的对啊。”

        “没想到张学士如此高义,我等一定要去听听张学士讲课。”

        “韩公子说的对啊,若读书人不能专心读书,岂还有人识得圣人学说,国家礼法何存?”

        随着叶从风和韩玉的说法,众人都热论起来。

        李健城听得清楚,瞧得明白,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韩玉所说的读书人不读书参与到各行当中去,这正是当朝首辅方镜儒全力推动,神景大帝一手主导过的新政大事件。

        这件事情上神景失败了,但是方镜儒的方学却算得上是成功了。

        神景的失败是政治上的,然而政治上的失败往往并不意味这条路径是错误的,方镜儒的‘方学’确实是功能上的成功。

        方学主张读书人参与到各行业中去,这实际上是方镜儒和神景主导的,对知识阶级垄断环境的一次扩散运动。

        这场运动以方学的成功基本上算是胜利了,方镜儒在一开始就瞄准供需关系的关键。

        大曌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三五年举行一次正科,一次恩科,每次科举取士不过三两百人。

        但大曌260年历史发展,从地方到中央,读过书,或者说会参加考试的读书人,至少有上百万,不下于数百万之多。

        这是什么概念,一万个读书人里只有三个人能中进士,朝廷需要的和产出大大不相匹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