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五;怒火攻心
北唐初平三年,高武皇帝李逸出兵伐河北冀州,为曹魏与齐汉联军所败,初平四年初班师还京。青州平原为齐汉所据。
魏文皇帝曹丕大喜,厚葬诸阵亡将士,加封有功将官;禁封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上军将军;曹彰为骠骑将军;徐晃为镇国将军;夏侯霸为南中将军,辽东侯;以毌丘俭为辽东都督,总督乐浪、辽东两郡军政;以文钦为河间太守,诸葛诞为渤海太守;羊牯为安南将军,晋王陵为太尉、赵俨为抚军将军、曹洪为车骑将军;夏侯尚为镇军将军;牛金为安军将军;蔡阳、张喜等皆有加赏;
曹丕思虑先是并州已失,而今平原又为齐汉所占据,邺城左右无居城拱卫,数次遭唐军袭扰,乃议定迁都至北平;遂又加夏侯霸为冀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总督冀州军政,驻守邺城。
齐汉安皇帝刘禅虽伐唐扬州无功,然却依陈登之谋得平原郡,亦欣喜;遂加丞相徐庶为太傅,陈登为太尉、马良为司徒、关兴为骠骑将军,张苞为虎威将军;刘封为大将军。
吴王孙权见齐汉军退,庞统又固守各处渡口要塞,不能建功,也下诏众将各归本处。唐初平四年,东吴有部将全端,以文士张温为向导,引水军出海,收服夷洲岛,大将贺齐引军平南越,定朱崖岛;徐盛等出兵扶南(今柬埔寨)、孟族部落(缅甸);定之。
唐初平五年初,吴王孙权称帝,改秣陵为建业定都;国号吴,改元黄龙。以张昭为丞相、掌领百官政事;徐盛为大将军、总督军事;诸葛瑾、步骘、阚泽,潘璋、丁奉等充文武之职,加封步氏为皇后。
唐初平四年,唐高武皇帝李逸归朝,登殿临朝厚赏诸将及百官;突报上将军高顺病故,李逸闻报当朝大呺不止,直至昏厥,众臣急忙召太医救治,好半响方救起;李逸痛哭道:“朕自洛阳掌兵,仅得伯平、文远相随,虽手足之情难比;破十常侍张让;迎少帝于北邙;后得公达、孔章之助,又幸获张颌、颜良、文丑、鞠义、并沮授、田丰、审配、逢纪;才有冀州剿贼之功;此六文六武一十二人,乃朕起于今世之根基;不幸鞠义先横死于弋阳、而后审配、孔章、逢纪、沮授先后病故;今伯平又故,文若、文和又重病卧塌,文远?乂又在任上;竟不得见;伯平故去如割朕之心肺一般;岂能不悲?”时荀攸在朝,闻帝之思,也不觉大放悲声,李逸乃下座,与荀攸相执手同哭一场,久之方为陈群孔明等劝下。
当即追封高顺为鲁国公、大司马;谥号:忠;以其子继爵。时帝已造陵于许昌城东三十里外;并迁故皇后刘脩归葬,鞠义,太史慈、典韦、郭嘉等皆迁葬于帝陵侧;今也赐高顺陪葬帝陵侧;帝又诏命自陵前设庙,塑已亡故之郭嘉、典韦等像于庙中供奉享祭;左侧以郭嘉之像为首,田丰、陈琳、沮授等挨个罗列;右侧以典韦、马超、高顺、黄忠、太史慈等依次排开。
哪料高顺未及归葬,又有中书令贾诩家人来报,贾诩病故于府中,李逸又不免当场痛哭一场。众臣方劝止了,却听殿外哭声又起,却是右丞相荀彧之子荀晖,披麻戴孝来与皇帝报丧,言其父荀彧于寅时一刻故。皇帝又是大哭不止,几近晕厥,整日粒米不进;诸葛亮只得下丞相令暂休朝会;至晚间,皇后貂蝉使人唤太医令董奉,急入宫为皇帝侍疾,却是皇帝因悲伤过度,心力憔悴,竟发起烧来,神志不清,一病不起。貂蝉与大小乔等诸妃嫔,与太子、诸王、公主等皆衣不解带侍奉在殿;直至天色大亮,皇后貂蝉见皇帝已沉沉睡去,这才令众人散了各自去歇息。直至午间,皇帝方缓缓醒来,不觉又是大哭一场,皇后等好半响方才劝住。这才使皇后传出诏令,追封荀彧为蔡国公、赐谥号正;贾诩为秦国公、赐谥号敬;皆赐葬帝陵侧。且下诏荀攸晋尚书令。以郝昭晋凉州刺史;郭淮晋并州刺史,姜维调扬州刺史、霍峻晋荆州刺史、邓艾调益州刺史,贾逵出豫州刺史,诸刺史皆督州军政事。宣诏张辽、司马懿、庞统、张颌、魏延、李严、黄权回朝任用;使丞相孔明掌朝政。
李逸下诏以国丧礼葬荀彧、贾诩、高顺;仍悲痛不已,废朝政数日。
这日有刑部尚书满宠自宫门外请求觐见天子,皇后以帝身体不适需静养为由阻;满宠竟不肯离去,长跪宫门再请觐见,直言要弹奏太子李安乱政;事关国体,又有太子涉其中,貂蝉恐事不敢再阻拦,忙令召满宠入宫,以好言安抚满宠。满宠依旧不休,执意见驾,并请转禀天子,满宠有要事死谏。
貂蝉见满宠如此,再不敢有丝毫拦阻,只得通报于李逸。李逸闻知,并无惊色,乃召满宠入内,不及礼拜,李逸开口道:“早料你满伯宁应有此举,卿果不负朕。”遂令满宠赐座,又屏退左右,及皇后等所有人等,与满宠二人在宫中议事。貂蝉深知李逸脾性,又听满宠适才要弹奏太子,深怕出事,不敢走远,乃秘使人召甄宓、唐婉四妃、并小乔、邹圆、祝融等十余妃嫔至,尽屏退左右侍女,众妃嫔皆立在殿外侯着。
约一刻钟后,貂蝉等闻听殿内李逸高声怒骂:“看朕如何能饶他!”并有摔碗落地之声,紧接着便是皇帝大声唤人,命急召诸葛孔明、荀攸、陈群、毛阶等入宫见驾;少停又使人唤上将军颜良文丑入宫;少停又大呼令诏皇妃祝融、来侍驾。
祝融已在门外,听闻皇帝暴怒,心中本已惶恐,今突闻皇帝见召,更是不敢丝毫怠慢,忙趋步上前应声:“臣妾祝融氏侍驾”。
看着如此之快便忙举步入殿的祝融,李逸似乎一怔,转瞬便明白必是貂蝉听闻满宠要参奏太子,心下担忧,早已召集了后宫在殿外,以防自己恼怒之下会下诏重责太子李安。李安身为长子,自幼多得一众母妃疼爱。想到此处李逸心口怒火更盛,疾声怒喝道:“来人!传旨颜良引禁军去把李安那逆子给朕拿来,快去!不得有误!”
祝融吓得忙跪地请求:“陛下息怒,太子年幼,若有行差踏错还请陛下看在故皇后与臣妾等份上,开恩饶恕一二,陛下开恩呐!”
“开恩?年幼?他而今已年过二十,何事不通?如今竟胆大妄为任用奸邪小人,毒害朕的股肱重臣!平日里尔等百般呵护他也就罢了,如今谁敢多说一句,朕要你等与他同罪!”
祝融一凛,不敢再言,只是伏地叩首不停,心中惊惧:“陛下这是显然已大怒,怒火攻心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