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紫清指玄六腑秘要】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紫清指玄六腑秘要】 (1 / 3)
        正说得兴起,文耀的突然开口让苏青琊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随后转为无奈:“是,也不是。”

        文耀微微皱眉:“这话是什么意思?”

        “且听老朽说下去就知道了。”苏青琊继续道:“大玄太祖李定乾消失后,一直有传言怀疑其并未死去。只因李定乾在位三十余年,有亲信发现其容颜竟未曾有丝毫改变。其次,近千年过去,天下更是无人能寻到其陵墓之所在。

        直到四百年前,大盛(g)最后一位皇帝文景皇帝梁庸整日沉迷于方士炼丹之道,荒废朝政,让本就动荡的大盛朝越发风雨飘摇。嘉兴七年,文静帝听信妖道凌霄上人蛊惑,竟欲炼长生不老药。炼制长生不老药需要两位最重要的药引,一为天风,二为玉露。

        想要获得者两副药引,则需要一件传说中的奇物——观星楼。

        观星楼有三十三层,每层一丈,意为三十三重天;楼分八面,意为乾坤八极;占地三十五丈六尺,为周天之数。最重要的,建造此楼并非使用普通土木,砖需用金玉之石十二万九千六百块,暗合天地之数。

        所谓金玉之石,就是以金玉研磨成粉掺砂烧成砖石。除此之外,所用樑木也需要檀中八木,即紫檀、绿檀、黑檀、红檀……等八种木材,每种都必须为三十年以上方可取用。而楼中装饰,更需琉璃、宝玉、珊瑚、玛瑙、翡翠、珍珠等无数奇珍异宝……

        可以说,以当时的大盛朝若真要建造观星楼,怕是举国之力也难以实现。此消息一经传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天下都在痛斥大盛文景帝的昏庸。

        嘉兴七年冬,文景帝三子梁旭于华阳殿兵变、逼宫。翌日,文景帝立禅位诏书,出家做了一名道士。

        两个月后,梁旭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大舜,号圣宗皇帝,改年号为太平。太平元年,圣宗皇帝下旨捣毁天下道观,并严令天下道士还俗,否则即刻打入大牢。仅三年不到,天下已再无道士行走。

        太平五年,塞外大草原上的游牧古国大蒙帝国兴兵来犯,刚安定不久的天下眼看即将再次陷入动乱,连圣宗皇帝以及一干朝廷重臣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叫做诸葛天星,自号‘差天半子`’的奇人突然出现在京师,并放言十日之内,不费一兵一卒便可退大蒙十万雄兵,条件是此事过后圣宗皇帝不再对天下道教赶尽杀绝。

        由于文景帝之事,圣宗皇帝对道教可谓痛恨至极。可此时大舜确实无力再战。最后为了江山社稷,天下黎民,咬咬牙还是选择了答应。

        诸葛天星得了承诺,只身前往大蒙。前后不到七日,大蒙竟果真毫无征兆地退兵了。得知此消息的圣宗皇帝当即宣旨,封诸葛天星为‘天下道师’,意为天下道人之师。

        此后二十年,大蒙与大舜可谓秋毫不犯。太平二十七年,一则消息自大蒙传出,不日便轰传天下。小友可知,这消息所言为何?”

        文耀沉吟半晌,缓缓道:“莫非此事与大蒙退军之事有关?”以当时大蒙国力,偌大中原几乎唾手可得,作为一个皇帝,还有什么能比权力更加重要呢……想到这里,脑海中骤然闪过一道灵光!脱口而出道:“大玄太祖?”

        苏青琊点头赞道:“小友果然才智过人!你说的不错,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唯一能比权力更加重要的,便只有一个——长生。而这世上唯一最接近长生之人,便是大玄太祖,李定乾!当年诸葛天星之所以能只身退万军,正是因未他发现了疑似大玄太祖李定乾的帝陵。而帝陵所在位置,正是大蒙的呼伦圣山。

        诸葛天星本身其实乃是一位风水堪舆大师。其一身所学最善寻龙点穴,探墓分金。其通过一生所学耗时四十余年踏遍千山,终于在呼伦圣山发现了一些端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