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萤火 (2 / 6)
几人里,没有去搀疤脸男的那两人有些气恼的看过来,想要说话,却好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他们被克宁刚才果决狠辣的气质吓得不清,听克宁这样说着,咬咬牙,给拿袋子的泼皮使了个眼色,那泼皮倒是很光棍的把那个袋子扔在一边,灰溜溜的跑开了。
几人的对峙,最后是克宁占了便宜,还临时起意,反而是抢了那些人的吃食。
胜利者才有资格享受战利品,克宁上前捡起落荒而逃的那几人刚才扔下的那个布包,慢慢走回刚开始坐的地方,一样样清点起来。
周围有人把目光投过来,他们还诧异于刚才克宁的凶狠和反手抢了那几个泼皮东西的霸道,一时间倒有些呆住了。
克宁这边拿了那些东西,自顾自的翻看起来。
布包里有好几张有些粗糙的麦饼,一小袋糙米,一袋有些发灰的面粉,还有两块看起来黑黑的熏腊肉,纯以数量来看,还算不少。
正午的时光就这样在戏剧性的对峙中过去,阳光不那么强的时候,众人再次启程,重新踏上流亡之路。
这一次,克宁依旧走在队伍的前头。身后有的人刻意避让着,克宁有时回了头,看见有些躲闪的目光,这是在最开始短暂的交锋之后,慢慢出现的情况。
把两个包裹都挎在肩上,虽然也不是很沉,但抗了这些东西,走起来难免就觉得有些吃力了,不过,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傍晚时分,人们来到一处废弃的寺庙暂避。
那是一处规模尚可的庙宇旧址,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往日辉煌的建筑只余了些残垣断壁,杂草之间,偶尔能看见一些破损的砖瓦和神龛碎片之类的。
唐朝是佛教传入中原以后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虽然有女帝武明曌的灭法运动以及后代君王断断续续的政策遏制,但是佛教事实上早就已经成长为和本土宗教分庭抗礼的高度。佛寺之类宗教建筑作为实体的传播载体,遍布各地,尤以南朝时期为盛。杜牧有诗言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寺之盛起,是统治者推广的结果,以实际效果来看,尤为突出。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于克宁而言,宗教的作用还是统治者宣传教化的工具,是在社会职能之下的,因此,以个人来看,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
宗教的好处是教人向善,虽然也有可能导人迷信,单论普化民众这一点,佛教起到的作用还是有的,所以长期发展以后,慢慢形成中华一地特有的“儒、道、释”的思想信仰体系。
破庙的旧址能给予人们的是还算坚实平坦的空地,难民们照常是生起火来,大家各自占了地方,准备一些吃的东西、喝的东西。而这一次,克宁是可以坐在火堆旁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