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邸报 (1 / 2)
他先从邸报看起,最早的邸报是去年年底的,上面大多是官员的任命,还有开封府的冬季防火要求等,中间一段通告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内容是:党项叛逆李继迁大举攻回鹘,回鹘首领求救于朝廷。这封邸报上的其他通告,他一扫而过。
今年一月份的邸报只有一份,篇幅很长。上面的内容有三条引起了他的注意,第一条是枢密院的通告,写着“据闻叛逆李继迁命丧回鹘,然暂无确信,边关万勿掉以轻心”。
唐末王室式微,天下动荡,党项以鲜血捍卫唐室,终于获得封地,悄然崛起,以夏州为中心开疆拓土,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无暇他顾,党项牢牢把握住了自己的土地。到了大宋时期,依旧名义上附属中原,接受节度使的封号。但是,实际上,几百年来,一直是地地道道的独立王国。
李继迁出生于陈桥兵变、宋室建立三年后,自幼便骁勇善战,为西夏贵族所折服。二十岁时,西夏李氏宗室内乱,大宋想借机征服党项,眼看就要成功之际,李继迁勃然反击,起兵抗宋,一呼百应之下居然成为西夏的首领。大宋自是恼怒异常,大举讨伐,重压之下,李继迁一度仅以身免,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被大宋俘虏而去。要不是大宋心存李继迁能够有所忌惮甚至投降的念头,早已将其母处斩。李继迁东躲西藏与草原沙漠之中,幸亏党项族人愿誓死追随,不离不弃,才没有一蹶不振。
对大宋来说,李继迁居无定所,隔着广袤千里的偏远之地去讨伐,实在是鞭长莫及,彻底剿灭着实不易。况且,若全力进攻李继迁,那么和辽争锋时必然会落下风。在大宋眼里,毕竟,由耶律阿保机建立、已经建国近百年的的辽国才是真正的对手。于是,只要李继迁不犯边、不称帝,大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方甚至还常常进行对话谈判。
这李继迁和大辽的关系更有些意思。李继迁被大宋碾压得狼狈逃窜时,审时度势,欲投奔大辽。可是,辽国原本就有意吞并党项人的领土,比大宋还认为自己才是夏州的主宰。怎么说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团结善战的西夏,所以看到李继迁将党项整理得铁板一块就心里有气,对李继迁的示好不理不睬。直到后来看大宋开始册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引诱其投降后,才反应过来,这宋、辽、夏三方,任何两方结盟,对第三方都是不利。更准确地说,宋、辽都想争取对方去攻夏,若这点实现不了,也必须避免对方和夏结盟来针对自己。想通了这一点,辽国一改以前做法,大力支持李继迁,许地送马,甚至安排义成公主都远嫁李继迁,以示笼络。
于是,李继迁便在辽、宋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他知道自己实力与宋、辽相差太远,是以始终不敢称帝,怕激怒两国,带来灭顶之灾。就这么闷声发大财,居然逐渐羽翼丰满。实力大涨后,李继迁看自己北方、东方和南方都被辽和宋堵得严严实实,没有机会,为了给族人争领土,就产生了西进的念头,进攻吐蕃人占据的凉州。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看李继迁来势汹汹,声称投降,李继迁没想到这其中有诈,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率部众去纳降,却被潘罗支率万军忽然偷袭,李继迁当场被射中面部,生死不知。
白眼狼看完第一条,继续往下看,第二条也是枢密院发出的,要求“各地即清理冗兵,两月内完成清点,再有违规虚报兵额以领空饷者严惩”。
第三条是理藩院的通告:“内廷有意事佛,特征通夏、辽语者翻译佛经,各地须张榜通告。”
二月份的邸报有两份,中下旬各一。上旬的那张继续是要征通夏、辽语者,但除了要张榜公布外,还要各级官吏推荐。下旬的那张,却是征兵的通知,云“李继迁远征伏诛,党项立新王李德明。边境巨变,为防贼寇反扑,各地即刻补满冗兵,不得延误”等。
一月份邸报上说李继迁只是受伤,但生死尚未确定。到了二月份,看样子大宋终于确定,李继迁已经不治身亡,现在西夏的首领是其子李德明。
只是,以西夏首领更换为借口进行兵员清点及征兵实在牵强。李继迁年龄刚过四十,正值盛年,远征时被袭身亡纯粹是意外。既然是意外,新主登位必定匆忙,自顾不暇防止敌人偷袭还来不及,哪有反扑的念头?
大宋的征兵如果不是为了对付西夏,那么只能是为了对付唯一的劲敌,就是占据辽阔北方、兵强马壮的大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