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1 / 2)
        岳飞正欲大举进兵,恰逢秦桧主持议和,秦桧于是便不把王德、郦琼兵马转交于岳飞。命都督府张浚前来议事,浚对飞说:“王德历来被淮西军所信服,而我想任命其为都统,而命令吕祉都以督府参谋任之,如何?飞说:“王德与郦琼素有嫌隙,一旦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则必起争斗。吕尚书不知统兵之事,恐难服众。“张浚曰:“张宣抚如何?飞说:“张宣抚其性暴戾少谋略,郦琼尤其不服。“浚说:“杨沂中如何?“飞说:“他们素来轻视杨沂中,从未将其放于眼中,张浚言如何驾驭这一众人等?“恰此时张浚于是突然间明白说:“浚一直便知此事非岳太尉收拾不可。“岳飞说:“蒙都督对我深信不疑,我怎敢不竭尽所能,岂可以得到这支队伍为非分之想?“即日起上表请求解除兵权,终日身着丧服,以张宪统率其军,徒步而返归乡里,为母守孝。张浚愤怒,上奏以张宗元为宣抚判官,监视岳飞所部。

        帝屡下诏让飞复职,岳飞坚辞不受,下诏让属下建造屋舍以死相迫岳飞复职,六日后,岳飞前往朝中谢罪,皇帝派遣太尉前去相迎。宗元上奏说:“将帅和睦士气正盛,士兵怀忠孝之心,皆是岳飞勤加练兵安抚所为。“皇帝于是大喜。后岳飞上奏说:“朝廷诏命已下,况且圣上之意坚决,为何今日朝廷之命还迟迟尚未贯彻?我愿率兵讨伐金人恢复中原,顺承天道,收拾人心,以出兵之正义和高涨之士气,兼此次进兵秉承天道顺应人心,必能收万全之效。“又奏:“临安处钱塘一隅,地势偏僻靠近大洋,此非用武之地。望陛下建都上游,以汉光武帝当年之旧事,亲率其军,前往督战。若将士知晓圣上与金人决一死战之心,人人肯定誓死效命在所不辞。“尚未报请朝廷而郦琼便已反叛,张浚方才顿感悔恨。岳飞又上奏:“愿进兵屯驻淮甸,伺机以攻郦琼,以期全数剿灭。“朝廷不许,下诏令其驻军江州为淮、浙援兵。

        岳飞知刘豫勾结交好粘罕,而兀术厌恶刘豫,可以离间彼此。正好军中擒获兀术间谍,岳飞表面故意责备说:“你不是我军中之人张斌吗?我派你至齐,引诱四太子,你去而不返。我继派人问,齐已答应于我,今冬合兵一处以进犯江淮为名,致书四太子于清河。你得知后竟不回复,为何叛我?“间谍希望一会再死,以示屈服。岳飞制作蜡书,把与刘豫共谋诛杀兀术之事,告诉间谍并对他曰:“我今天借用你一下。“又派他到齐国,询问何时出兵,割开大腿把蜡书藏于其中,并叮嘱其不要泄露。间谍又潜回到金国,把书信给兀术看,兀术大惊,赶快把这件事告于金主,于是废掉刘豫。岳飞奏报:“应该乘废掉刘豫之际,乘其不备,长驱而入直捣中原。“不被朝廷所许。

        绍兴八年,率军返鄂州。王庶视察江、淮,岳飞对庶说:“今年若再不举兵,就辞官返家。“王庶甚感岳飞之悲壮坚决。秋,受召面见圣上,命令其在资善堂拜见皇太子。岳飞走后暗自窃喜曰:“社稷后继有人,中兴基业,不日成功?“正好金国遣使将河南之地归还,岳飞言:“金人不可取信,媾和交好之事更是无稽之谈,宰相不会统筹梳理国事,恐被后世讥笑“秦桧当时领衔宰相之职。

        绍兴九年,恢复河南,大赦天下。岳飞上表谢意,寓指和议不合时宜,有“燕云唾手可得,血耻以报国仇“之语。授开府仪同三司,岳飞坚决力辞,说:“今日之事,当居安思危不可只图一时安逸;可未雨绸缪不可弹冠相庆;要勤加训练兵士,厉兵秣马以防不测,而不要以为高枕无忧论功行赏。令金人耻笑。“三次下诏而不接受,皇帝好言抚慰亲自奖赏,才肯接受受。派遣众官员拜谒宋帝陵寝,岳飞请求以轻骑跟随祭拜陵寝,其真实意图乃是根据金国挑衅程度以准备伐兵之策。又奏:“金人无事请求议和,事必有诈不可轻易而信,表面上土地归我,其实是觊觎此地并随时夺回。秦桧示以眼色让皇帝否决岳飞的建议。

        建炎九年,恢复朝廷河南,大赦天下。飞上表谢意,上书和议不妥之处,书中有“燕云唾手可得,复仇报国“之语。授开府仪同三司,飞坚辞不受,说:“今日之事,应防患未然不可耽于安逸;应未雨绸缪枕戈待旦而不宜弹冠相庆;应整军备战,可保无虞,而不宜论功行赏,令敌耻笑。“皇帝下诏三次不受,帝好言抚慰,才肯受。朝廷派遣官员拜祭河南宋室皇陵,岳飞请求以轻骑跟从拜祭,实乃暗中窥测金兵动向。又奏:“金人无端请求和议,这其中必有隐情,金人表面上把土地归我,这其中必有阴谋。“秦桧暗示皇帝阻止岳飞行动。

        绍兴十年,金人攻拱、亳州,刘锜告急,命岳飞极速驰援,岳飞遣张宪、姚政前去。帝赐岳飞手令说:“调遣军队以及如何作战之权,一并委任于你,我从中概不横加阻拦。“岳飞于是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别经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又命梁兴渡河,联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又遣兵向东援助刘锜,西援郭浩,自率其军长驱直入进取中原。将要发兵之时,暗自上奏说:“先以正统自据以安定人心,然后不常厥居,以示不忘复仇之意。“帝得到其奏报,大似褒扬其忠贞,授少保,河南府路、陕西、河东北路招讨使,又改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不久,所派遣诸将领相继上报取得胜利。大军在颍昌,诸将分道出战,岳飞自率轻骑驻兵郾城,兵锋势不可挡。

        兀术大为惊恐,约龙虎大王商议此事,认为其他众将不足为惧,惟独岳飞所向披靡不可战胜,于是便诱大宋众将,决一死战。宋军中内外,甚为恐惧,朝廷下诏岳飞便宜行事。岳飞说:“金人日暮途穷矣。“于是每日挑战,且辱骂金人。兀术大怒,联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与韩常之兵逼困郾城。岳飞派遣其子岳云领骑兵直冲其阵,告诫曰:“不取胜,先杀你!“与敌奋战数十回合,金人尸横遍野。

        刚开始,兀术有骑兵劲旅,全披重铠,以绳索相连,三人相联,号为“拐子马“,官军不能阻当。当时战役之中,以一万五千骑兵前来,岳飞告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不要仰视一个接一个砍马蹄。拐子马相互连接,一匹马就倒,第二匹马就不能行,官军奋力而战,于是大败金军。兀术大哭说:“自海上起兵以来,皆获胜,然今日却一败涂地!“兀术以为援兵来,部将王刚以五十骑迎敌,与其遭遇,奋力斩金人将领。岳飞亲临战场,看见灰尘蔽日,亲自率四十骑兵出战,打败敌人。

        方才郾城又获大捷,飞对云说:“金人屡败,必还进攻颍昌,你应速速援助王贵。“一会兀术果然到此,王贵的将领游奕、岳云的将领背嵬军与金军战于城西。岳云以骑兵八百挺进决战,步军张左以军队右翼继续向前战斗,杀金兀术女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逃走。

        梁兴与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多次作战皆取得胜利,中原震动极大。岳飞奏:“梁兴等过河,百姓皆愿归附朝廷。金兵数次作战失败,金兀术令男女老少全部撤向北方,正好是中兴极大的机会。“岳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相互列阵,岳飞派遣骁将以背嵬骑兵五百奋力而战,大破金人,兀术逃还汴京。岳飞传檄陵台令其检视诸陵,予以修葺。

        先是,绍兴五年,岳飞遣梁兴等人广布恩德,招纳联合两河豪杰,韦铨、孙谋等人结兵山寨坚守城堡,以待王师前来,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率众归顺。金人获悉到消息后,山川要地,不长时间朝廷尽皆占据。像磁、相、开德、泽、潞、晋、绛、汾、隰等地,皆盼望早日率军,与官军会合。其旗帜都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相驾车牵牛,箪食壶浆馈赠义军,顶盆焚香欢迎,挤满道路。从燕山以南,金朝号令不能通行,兀术从河北抽调百姓从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顺从。于是叹息曰:“从我起兵北方以来,从未有像今日之挫败。“金帅乌陵思谋素来号称狡猾勇猛,也不能驾驭手下,但下命令说:“不要轻举妄动,等岳家军来便降。“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归降,以至于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属下,都暗中接受岳飞旗帜,从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想以五万之众内附。岳飞大喜,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你们痛饮!“

        刚想不日渡河,而秦桧就要把淮河以北割予金人,命御史台令岳飞班师。岳飞上奏:“金人士气沮丧,辎重一概毁弃,迅速撤逃渡河,英雄豪杰义士闻风而动,三军将士用命,如此大好良机一旦错过时不再来。“秦桧知道岳飞志向坚毅决不肯撤军会师,于是先让张俊、杨沂中先行撤退,而后说岳飞孤军奋战不能久留,请让皇帝班师。一日下十二金字牌,岳飞愤怒泪流,向东再拜说:“十年的努力,全部丢失。“岳飞班师,百姓阻拦众人失声痛哭,向岳飞诉说:“我们戴香盆、运粮草迎接官军,金人都知晓。相公今日归去,我们将被金人如何轻视之。“岳飞亦失望流泪,取下诏书向人展示说:“我不可擅自久留此地。“哭声响震乡野,岳飞在此停留五日以等待让其迁往他处,从而南边方向百姓人如潮涌似同街市一般,急奏朝廷以汉江上游六郡开辟闲田予以安置。

        正好兀术弃汴京而去,有书生拦住其马说:“太子不要走,岳少保退兵矣。“兀术说:“岳少保以五百骑破我十万之众,京城百姓日夜盼望其早日到来,如何守住?“书生说:“自古未有权臣在朝廷内把持朝权,而大将能在外面立功的,岳少保概难避免,更何况还要想取得成功?“兀术恍然大悟,于是便未撤兵而去。岳飞撤军,所得到的州县,得而复失又复归于金人之手。岳飞坚决请辞兵权,不允,从庐州觐见高宗,皇帝询问于他,岳飞拜谢而已。

        绍兴十一年,据间谍来报金人将分道渡淮,岳飞请求联合诸位元帅之兵破敌。兀术、韩常与龙虎大王率兵极速推进至庐州,帝命令飞救援,共下十七道书札。岳飞计策是金人举国南下,巢穴必然空虚,如果长驱直入汴京、洛阳可乘其虚弱而一举捣毁之,他必然疲于奔命,可坐等金人之败。此时岳飞恰好得了伤寒咳嗽,立刻动身前去觐见皇帝。又担心皇帝急于退敌,于是上奏:“我若乘敌空虚而击之,必然得胜,若以为金人在近前,无暇顾及长远,我想亲往蕲州、黄州,以商定进攻之事。“皇帝得到奏报大喜,赐书札说:“卿得了伤寒之疾,还要亲自代朕而行,为了国家而忘记个人,有谁可与你相比?“岳飞军至庐州,金兵望风而逃。岳飞回军于舒州待命,皇帝又赐书札,以岳飞的小心谨慎、从不一意孤行而且处事又得体。后兀术破濠州,张俊驻军于黄连镇,不敢进兵;杨沂中遇到埋伏而失败,皇帝命岳飞亲往相救。金人听闻岳飞至此,又逃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