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班公湖的诱惑 (4 / 4)
小舟再往西北方驶去20公里,抵达另一鸟岛——无名岛。面积约80亩,其上生活着各种鸟类,热闹非凡。栖息岛上的鸟,主要有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秋沙鸭、红头鸭、粥头鸭等。
再往前走15公里左右,就到了老鼠岛。该岛面积约100亩,被红柳、芦苇等覆盖。登上此岛,万物寂静,原汁原味,一切都回归自然。你可以去采一根芦苇,削成短笛,吹那无忧无虑的心歌,你可以随手摘一片柳叶,含在口中,吹响动听的曲子。在岛上任你遐想,任你做梦……。
又往前走600多米,就到了狼岛。岛上尽生红柳,面积不太大,鸟儿不多,入内别有一番风味。
往右转可到达雁岛,此岛面积100多亩,岛上只有斑头雁,别无它鸟。千姿百态的大雁,或立,或欲欲起飞,或昂首挺胸,或……地上雁蛋遍地,一不小心,便可踩碎,遍地的雁群,见人走近,还伸头鸣叫呢,似乎在欢迎人们到岛上做客。人站于盘旋欲飞的雁群中,恰似亲临仙界,一定会让你痴心入迷。刘华扛着摄像机,跟着大雁团团转,不停地拍摄,收获可不小。而我呢,只有照相机,或蹲或立,极其认真地选角度拍摄,唯恐落后于刘华。俩人在岛上激烈地竞争拍摄。次珍则在追逐大雁,很欢快,一路洒下笑语串串。
听说去年冬天,班公湖结冰时,一只狐狸从冰上循入该岛,隐藏下来,凶狠残酷地迫害大雁,惨不忍睹,以至岛上大雁减少了好多。直到5月份。武警水上中队才发现了这只狡猾的狐狸,予以枪决,该岛才恢复平静,雁群不再受干扰。
每到秋风飒飒的秋末冬初,这些岛屿上的鸟儿又成群结队,携儿带女,组成浩大的队伍,飞回到南方寄居。这时万鸟齐飞,欢歌笑语,蔚为壮观,为世界屋脊增添了不少色彩。
大自然像个变化莫测的魔术师,阿里其它大多数地方为光秃秃的山川,班公湖却红柳、绿树成荫,鸟儿成群,十分动人,怪乎哉?
小舟进入了东段边缘,就临近国境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军的巡逻艇,艇上悬挂着印度国旗。
班公湖之奇怪,东段有鱼有鸟,水为淡水。西段则无鱼虾鸟类,水为咸水。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这里是一个重要战场。印度士兵常趁天黑之后到东段偷运饮用水。1992年7月15日中印两国政府签订边境贸易协议书后,这里剑拔驾张的气氛也随之淡化了。
班公湖还是一个鱼类世界,湖中有大量水生植物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鱼类品种有10余种之多。其中尤以鲤科的裂腹鱼、亚科的鱼类为最多。湖中有西藏特有的裂腹鱼、裸裂尻鱼等。尤以不生鳞片著名,这些鱼类属中小型,一般体重0.5公斤左右,较大者有2至3公斤。这种鱼的特点是皮厚、肉多、刺少、脂肪多、味道鲜美,特别是裸鲤最受欢迎。
班公湖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已是众所周知。但现在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很是可惜。在湖畔或船中,还可常常看到飞鱼跃出水面,大者有重达上百公斤。在湖畔的日土人看来,班公湖里还有神马、神牛、神龙等湖怪湖神,要说没有那才会令人不解呢。据一位牧羊老者介绍,他就见过湖中有神龙和湖怪出没,这更加增添了班公湖的神秘感。
1969年曾有三人居然看到鸟江河入湖处,有一巨鱼堵在湖口,让河水一度断流。另外,我方水上中队时常驱船在湖面巡视,但是说湖中某一处地方不能靠近,本来天气晴朗,一旦靠近立即狂风大作。这一些颇为神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班公湖,地图、报刊、书籍上一概沿用此名。但知情的日土人不高兴听到这名字。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外来人提醒和纠正:“班公”是印度语(约为一方小草甸之意)。阿里当地藏胞用其母语(藏语)称其为“措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仙鹤的湖”。这大约由于湖中鸟岛多有斑头雁而称谓之。
具有高度觉悟感的阿里人,声明该湖不只是简单称谓的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为印度一向声称对于该湖拥有领土权。现如今虽然是和平时期,但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双方即在日土县西侧布有大量雷区。现中印双方沿班公湖都设有哨卡,恰逢和平,双方还友好往来。印度官兵与我军官兵也随之握手言和,平常见面,还相互递烟喧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