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流民饥民-以工代赈 (2 / 3)
一听,这么谦逊,诸人激动了。
兵仗司前殿里,摆了三张桌子,朱由检居中,左右分列李若涟和李岩。
自皇帝诛杀阉党拨乱反正以来,大明各方儒生士子在茶馆里,学社里,在天桥边,不论地议论着新皇的手法与风格,有说新皇是一个重杀伐的人,有人说新皇是一个血性青年天子,也有人不看好。
但是老一辈的士族皇族精英,东南商界书院,在这么多年的斗争中总结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特别是万历嘉靖不上朝,开启了内阁管理国家的模式。给了天下士人一个新的想法,皇帝只是象征,内阁才应该是核心,内阁里有多方不同利益的博弈,更适合天下利益格局的平衡。
这是一股思潮!
不只是大明,十七世纪的英吉利新思潮产生了大宪章内阁,日本新思潮推出了幕府将军+天皇吉祥物的模式。
荷兰马车夫其实是处于北欧的城邦,(小冰河时期)种地的白人没法吃。于是找到了一条新的有前途的事业-跑海上运输,然后就发达了。荷兰船夫变成了荷兰商人+海盗,用船实现了欧洲的互联互通,随便干干抢劫的活。
于是这些敢于用命换钱的人,就变成了荷兰的中产阶级有钱人。
这群人有钱有船有枪,于是杀了荷兰国王-县长,成立了圆桌会议-彻底把荷兰变成了商业海盗国家。
这群人各拿一些钱,成立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公司,成为了世界的马车夫。
于是荷兰带出了一波新高潮,创建了公司制度,股票制度,股份制公司。第一股市泡沫就发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而相同地,华夏也出现了新思潮,只是比较搞怪,没有西方那种正经和故事,只是为了偷懒搞了一个内阁。
官僚不具备扩张性(管好自己买个县就好了),而商人都喜欢扩张。
皇帝嫌累嫌麻烦,于是为了偷懒为了不上班,皇帝诏命成立内阁,万历和嘉靖直接不上班,撂挑子。于是形成了内阁+六部十几个人商量着管理天下。
形成了皇帝+内阁为主体的执政团体。内阁客服了皇帝昏庸、年纪很小的问题。甚至是皇帝不上班,就全靠内阁了,如果没有阉党,内阁就是唯一的核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