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罃回归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智罃回归 (1 / 2)
        申公巫臣安居晋国,他的谋划固然是为了自己,但是,对晋、楚并非没有好处,至少,两国同意交换战俘。

        ‘邲之战’中被俘的智罃,一直被囚禁在楚国。当然,名义上是俘虏,实际依然是高规格的领导待遇,衣食无忧,估计也可以四处走动,结交朋友。

        公元前588年,晋国主动释放楚国的公子谷臣,并且退还连尹襄老的尸体(恐怕只剩骨架了)。当时,荀首(智氏)担任中军佐,请求楚国释放自己的儿子智罃。

        荀首,对这个儿子非常上心。

        一切,都按照申公巫臣的预测发展,楚国人更加佩服他的聪明才智。为了美女夏姬,巫臣在背后付出多少努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既然晋国如此大度,楚国也不能太小家子气,必须展示出大国风范。

        楚共王下令,释放智罃,并且亲自送行。

        这位智罃,比楚共王的岁数大,当了十年的俘虏,从无怨言,从无烦恼,也从无惧色。临别的时候,楚共王问他:“你恐怕很怨恨我吧?”

        这个问题,对于一个被囚禁十年的俘虏来说,很难回答。恨,或许是真心话,但太过直白,容易惹怒对方;不恨,显然是假话,也不好,比较虚伪。

        其实,智罃被俘,跟楚共王芈审关系不大,当年他还很小,估计刚进幼儿园。

        面对敌方国君的询问,既不能太直白,也不能太虚伪,最关键的是:不能堕了晋国的士气。智罃并非一般人,这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他说:“两国交战,我没本事,所以做了俘虏。君王左右的人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杀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是我自己没本事,又敢怨恨谁呢?”

        一句话,不恨任何人,只恨自己没本事。据说,美国总统林肯的座右铭就是:不怨恨任何人,对所有人宽容。

        大度,是成功的前提。

        楚共王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不甘心,又问:“那你感激我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也很复杂。眼看即将回国,如果低三下四,磕头如捣蒜,感激的五体投地,有讨好之嫌,即丢脸,又让人瞧不起,有损国体;如果表现的义正言辞,对楚共王不屑一顾,则没有人情味,还容易适得其反。

        智罃也不客气,说:“双方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安宁,彼此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我也不曾参与,还能感激谁?”

        如果回答感激,还是虚伪;即使不感激,也不能太狂妄。智罃言辞得体,不失男儿本色。

        楚共王接着问:“你回去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