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案风波 (3 / 4)
子反率军赶到,还没开战呢,却迎来两位喊冤的——郑悼公和许灵公。作为两个国君,竟然跑到楚国的臣子那里讨公道,请他秉公执法帮忙断案。
‘君不君臣不臣’,实在太丢人。
其实,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小国欺负更小国,谁有理,谁无理,大家心知肚明。郑悼公派大臣皇戌当代言人,皇戌能言善辩,把许灵公说得哑口无言,有理也成了无理。
子反当然不傻,他没有当过法官,没有审过案,没有干过那些黑心的勾当。但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一句错误,就可能导致天翻地覆的变化。
俩人都是一国之君,而且都是楚国的小弟,这让子反很为难。要说郑国是受害者吧,显然违背良心胡诌八扯;要说许国占理,那就得罪郑国,万一郑国背叛,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郑国,不能随便得罪。作为中原要冲,郑国至关重要,得郑国者得诸侯,这是南北争霸的关键。如果从战略角度看,宁可昧着良心得罪许国,也不能得罪郑国。
子反不是那种龌龊人,琢磨来琢磨去,实在不敢乱下结论。最后,他委婉说道:“我不太了解你们两国的是非。如果您二位能屈尊前去问候我们的国君,相信寡君和他聪明的大臣们,一定能秉公执法、明辨是非。”
一句话,把是非对错推到楚共王那里。
这事一直拖到公元前586年的夏天,许灵公一纸诉状,把郑悼公告到楚共王那里,必须走法律程序。6月,郑襄公亲自去往郢都,两个国君,终于在楚国碰面。
由楚共王作为审判长,一群大臣作为陪审,分清原告被告,就开始唇枪舌剑的辩论。
这件事,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明明知道真假对错,但是还必须审判,必须走个程序,必须让大家心服口服,然后宣布审判结果。
这种场面就跟现在的法庭审判差不多,各有各的律师团。明明知道是非曲直,明明知道罪犯罪大恶极,明明杀了人,还要给他进行无罪辩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恨的是,有些犯罪分子还真的能无罪释放,比如精神病、抑郁症等,都能在外面活的像个人样;或者凭借昔日的功劳,警告记过,因功减刑,坐几年牢狱就成为自由人。
不说了,说起那些能逃脱惩罚的罪犯,就让人生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