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悬繁缨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悬繁缨 (1 / 2)
        鲁国危在旦夕,晋国大军还遥遥无期,作为盟友,卫国先向鲁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鲁、卫关系一直不错,后来的孔夫子周游列国,长期定居卫国,曾说:“鲁卫,兄弟之国。”

        关键时刻,卫穆公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入侵齐国,以救援鲁国。‘围魏救赵’之策,春秋时期早已被各国熟练运用,可谓信手拈来。

        本土被侵,这可不是好事,齐顷公急忙回军救援。

        卫军自身实力有限,救鲁伐齐,也是出于对鲁国的友好。在半路上,卫军遇到回归的齐军,石稷(忠臣石碏四世孙)想回去,他认为已经达到目的,救鲁成功,战齐无益。

        孙良夫则坚持作战。

        当初被齐顷公无端羞辱,嘲弄他是个瘸子,至今难忘,既然遇到仇敌,岂能错失良机?他认为,作为主将,不战而退太丢人,回国没法交代;如果知道不能作战,还不如不出兵,既然遇到,必须打一仗。

        想以弱胜强,勇气可嘉,但也不能盲目作战,那是以战士的生命为代价。

        这几位都不是什么将才,结果可想而知。

        公元前5**夏季5月1日,双方摆开阵势,战于新筑,卫军溃败,一泻千里。石稷还有些见识,对孙良夫说:“我们已经战败了。您如果不整顿军队,顶住齐军,将会全军覆没,回去怎么向国君复命?”

        孙良夫、宁相、向禽,你看我,我看你,都成了哑巴,没有一人吱声。

        眼看将无主见,士气低落,石稷对孙良夫说:“您是国家的卿。如果您被俘,就是国家的羞耻。您带着大家先撤退,我留在这里阻击敌人。”

        忠臣永远是忠臣,临危不乱,身先士卒。

        再说卫国新筑(今河北魏县)大夫仲叔于奚,不知何许人也,听说卫军失败,急忙率军前来增援。

        他也知道,凭自己那点儿军队,杯水车薪,飞蛾扑火,根本不堪一击。

        如果就这样带兵前去,纯是自己找死。所以,临出发之前就派使者通知孙良夫,我们大批军队来援,放心吧!并且让孙良夫夸大其词,肆意渲染,通告全军;振奋自己士气的同时,也要给齐军点儿恐吓。

        石稷正式通告全军:我们的战车来了很多,不必担心齐军,一定会打败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