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氏的覆灭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氏的覆灭 (2 / 4)
        公元前597年冬,晋景公派先毂率军与宋国的大臣华椒、卫国的大臣孔达、还有曹国人在清丘(河南濮阳县东南)举行一次盟会。

        盟约声明:“周济有困难的国家,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

        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会盟,也是先毂赎罪的一次良机,但是,他太高估自己了。盟约目的很好,但他级别太低,他不过是个二等卿,到会的也都不是什么决定性人物,有什么资格‘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只有国君才有资格订这种盟约。其实,国君也没资格,那是天子的权力。

        很不幸,这个阵营很快就瓦解了。

        邲之战后,楚国灭了宋国的附庸萧国,宋国救援不成,对楚国充满怨恨。

        打不过楚国,就拿他的属下解恨。凭借‘清丘之盟’的约定,宋国以陈国背晋向楚‘三心二意’为由,发兵攻打陈国。

        只因誓词不严谨,引出无穷祸端。

        按理,大家刚刚举行过盟誓,应该同心协力,共同讨伐陈国。但是,卫国的孔达,却背弃盟约,率军救陈。

        事情还得追溯到三十年前。当时的晋襄公讨伐卫国,卫成公请陈共公出面说情,使卫国免于祸患。之后,陈、卫虽然关山路远,但是隔断不了双方的友谊,彼此你来我往,关系一直不错。

        唯一受伤的是孔达,被陈共公出卖后,在晋国被禁闭一年多。由于他比较贤明,所以晋国也没有为难他,回国后反而成了‘功勋人物’,继续执掌卫国政权。

        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卫国(河南濮阳一带)靠近北方,长期跟随晋国;陈国(河南淮阳一带)靠近南方,差点被楚庄王灭掉,不得不投靠楚国。

        这两个国家,根据自身条件,各自跟从不同的老大。

        如今宋国伐陈,孔达依然念着陈、卫的友谊,不仅没有执行清地之盟的约定,反而率军救陈。并且说道:“先君与陈国有约定,如果大国来问罪,我愿意为此去死。”

        张口就是‘死’,这个字可不能随便说。

        ‘清地之盟’,就是个失败的聚会,一次很好的戴罪立功机会,让先毂搞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