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渡河有赏 (2 / 2)
晋军兵败如山倒,没有一点儿战术,没有一点秩序,没有一点抵抗,就是一个字——逃,典型的‘逃跑主义’。
中军大夫赵婴,早已预感到晋军的失败,提前预备了撤退的船只,关键时刻,自己先渡过黄河保命去了。
他独自逃走,也算眼光独到,别人不说什么,却得罪了自己的亲兄长赵括、赵同。这哪像亲兄弟啊?这么重要的军情,也不提前通知一声,让大家都有所准备,太不讲究了。
赵婴很不幸,也很幸运。不幸的是,从此与两位兄长结仇,处处被排挤刁难;幸运的是,他不仅躲过了这次灾难,更躲过了赵氏灭门的‘下宫之难’。
至于赵同、赵括,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中军、下军的大队人马,一窝蜂般涌向黄河边,为了争抢保命的船只,甚至自相残杀。许多士兵没有登上船,以手把着船舷,船几乎要倾覆;船上的人情急之下,挥刀乱砍,手指头噼里啪啦落入船内,多的可以捧起来。
可以想象,多么残酷。
《左传》记载,‘舟中之指可掬也’,这就是‘先渡河者有赏’造成的后果。
撤退的人马乱七八糟,挤成一团。大军向右转移,只有士会指挥的上军,设置伏兵,提前防备,巍然不动。楚军看晋国上军不动,没敢冒然进攻。
各位还记得‘绝缨会’中忽起色心的那位唐狡吗?大战之前,楚庄王派他和蔡鸠居通知唐惠侯,前来助战。
晋国上军不动,必然有所准备。楚庄王派潘党率领四十辆战车(约三千人),跟随唐惠侯组成左翼方阵,迎战晋国上军。
上军佐郤克问道:“我们抵御他们吗?”
抵御,将玉石俱焚,全军覆没。士会颇有见识,说:“楚军士气正旺盛,如果他们集中兵力对付我们的上军,我们必然被消灭,不如收兵离开。分担战败的指责,保全士兵的生命,不也是可以的吗?”
关键时刻,展现出士会的才华和能力。他亲自殿后,有序退兵。楚军见晋国上军阵型齐整,不敢冒然追击,总算是保全一支军队。
将领优秀,军兵受益。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就这样稀里糊涂开始,稀里糊涂达到高潮,稀里糊涂渡河败逃。热血、勇敢、愚昧、阴谋、亲情,都融在这一场战争中,五味杂陈。
‘先渡河有赏’,荀林父,等候处分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