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优柔寡断 (4 / 6)
上军元帅士会首先赞许。他认为楚国讨伐郑国,恩威并施,使郑国顺服;去年伐陈,今年伐郑,连年战争,但是在楚国内部,士农工商各尽其业,没有混乱;孙叔敖做令尹,施行楚国好的法典,军队出动,前军以旄旌开路防止意外(名列前茅),中军斟酌谋划,后军以精兵压阵;现在楚军上下和睦,实力强大,最好先整军备武,等待时机。
成语‘名列前茅’和‘整军备武’,就出自这里。
士会是中军元帅的坚决拥护者,又富有谋略见识,下军元帅赵朔和栾书,也都服从命令。
但是,中军副帅先毂坚决不同意。他说:“不行。晋国能称霸,就是因为臣下得力,战士勇敢。现在失去诸侯,不能说是得力;遇到敌人不敢作战,称不上勇敢。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失去霸业,还不如死了算了。而且晋军整装待发,听到敌人强大就撤退,这不是大丈夫所为,我不会这么干。”
先毂是二把手,他如此发话,下面的人不好再发言。剩下就看元帅荀林父的态度,他才是军队老大,决定权在他手里。
然而,对于先毂的反驳,荀林父犹犹豫豫,不置可否。
优柔寡断,这是元帅的最大忌讳,后世多少战役,就因为元帅柔弱,累死三军。看来,先毂瞧不起他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性格的致命弱点。
最后,先毂竟然不经荀林父号令,私自率领统属的军队,孤军渡过黄河,找楚军作战。
典型的匹夫之勇,战场之上,没有什么罪过,比违抗军令更大的了。这种人表面很勇敢,内心往往很胆怯,无勇无谋。事实证明,将来他逃跑保命的速度,不比别人慢。
一把手与二把手不和,结果就是矛盾越积越深,直到大爆炸那一天。据说,湖南省有领导为了争权夺利,俩人肉搏,竟然发生了把‘鼻子咬掉’的惨剧,可笑啊!
先毂不顾大局,让其他的将领一片茫然。
荀首说:“先毂的军队危险了。有统帅而不服从命令,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吗?遇到敌军必然失败。即使侥幸逃得性命,将来也有大祸。”
听说先毂孤军渡河,司马韩厥大吃一惊,立刻进谏荀林父:“先毂的军队失陷,您承担的罪过就大了。作为最高统帅,军队不服从命令,这是谁的罪责?失去属国,丢掉军队,构成的罪过更重;不如干脆进军,如果不能得胜,大家可以共同分担责任。”
这并非什么好主意,不过是均摊罪责而已。不救援,如果全军覆没,责任全在中军帅荀林父;救援,如果失败,大家分摊责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