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鼎中原 (1 / 5)
鼎,实际就是煮东西的一种器皿,一般三足两耳。现代人把它简化,就是我们常用的锅。
‘周礼’中,鼎的应用,有严格的规定。无论祭祀还是陪葬,或者宴享,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超出规格,就是叛逆,罪无可赦。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大家甚至都不把周王放在眼里,谁还遵循那些死教条的规章制度。
不过,这里所说的九鼎,不是一般的鼎。
中国人都知道,古时候有九鼎。这九鼎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有多重?现在藏在哪里?很多都成了难解之谜,吸引着后人去寻觅。
据《左传》记载,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终于平息水患。帝舜看他辛苦为民,深得众心,于是把帝位禅让给他,这也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的禅让。
禹在治水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把天下划分为九个部分,即豫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合称九州,这成了中国的一个别名。
后人对九州的确切分界线争论很多,但九州代指中国却没有任何异议。
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力强盛。然后,他命令九州之长进贡大量青铜,找能工巧匠铸成九鼎,把九州的山川河流、珍禽异兽刻画在上面。
《史记封禅书》则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九鼎历代相传,逐渐成为镇国之宝,也成为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残暴不仁,被商汤所灭,九鼎也就迁移到商朝;商朝最后一任国君,就是著名的商纣王,也是凶残成性,坏透顶了。
最后,商纣被周武王所灭,后来的《封神演义》,就取材这段历史,距今三千多年了。
这两位末代帝王,被后世合称‘桀纣’,成为暴君的典型代表。
武王灭纣之后,他的儿子成王修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把商朝的九鼎迁到那里。当时还找高手算了一卦,结论是:周朝的九鼎,能传三十代,七百年。
后世的儒生很不满意,认为他贪图前朝的宝物,为此发牢骚埋汰他几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