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骄兵必败 (3 / 4)
过了三个晚上,子扬窗竟然孤身逃归。作为俘虏,能从严密的监视下逃走,也算本事。
他不仅保住性命,还带回了庸国内部的第一手军情资料:庸国军队人数众多,蛮人都聚集在那里。不如等候援军,并且动用国君的直属部队,合兵以后才能进攻。
这是个安全合理保险的建议,毕竟差距太大。
但是,他的建议被大臣潘尪否决了。潘尪(wāng),一般认为是楚穆王老师潘崇的儿子。由于潘崇受到楚穆王绝对信任,潘氏几代人都受到楚王重用,包括后来跟养由基比箭的潘党。
他说:“不行。应该继续交战,而且只许败,不许胜,增长他们的骄傲;他们骄傲,我们努力,一定能打败他们。先君蚡冒就是这样使陉隰(地点不详)归服的。”
庐戢梨听从建议,与庸国人连战七场,七战七败,赶上后来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了。
连续击败楚军,让蛮人士气高涨群情激动,楚国已经不堪一击,故而只有裨地(不详)、鯈地(chóu不详)、鱼地(不详)人前去追赶。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还要求什么?楚军内部都觉得丢人,这是打仗吗?见敌就跑,天天如此,昔日威风何在?楚国颜面何存?士卒上下,都很郁闷,憋了一口恶气。
看到楚军如此不堪一击,庸国人则忘乎所以,说道:“楚国不足一战了。”于是,就撤去防守,花天酒地庆祝胜利。
这是战争,不是足球比赛,今年输了,明年可以从头再来。战乱之际,不彻底消灭敌人,不算胜利;不时刻严密设防,就等于灭亡。
楚庄王坐镇郢都,对前方的战况了如指掌。
他听说庸人不设防,凭直觉预感到机会来了。下令禁止任何人泄露行踪,然后悄悄乘坐驿站的传车,迅速赶往前线,与前方军队汇合。他驾临的很突然,庸人不知,楚军也很意外,突然见到国君出现在前线,士气大振。
另外,他还带了两支重要的援军,秦人和巴人。这两支军队,都是骁勇善战之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