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骄兵必败 (1 / 4)
        楚庄王从迷茫中走出,准备振兴楚国,却突然遇到天灾。公元前611年秋,楚国发生了大饥荒,百姓忍饥挨饿,国家非常困难。

        历代楚君东征西讨,把周围的小国一点点纳入楚国版图。在一些蛮荒之地,比如‘群舒’、‘百濮’等,他们比楚国还蛮横。虽然臣服楚国,大家口服心不服,故而越来越难管理。

        这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七十二洞洞主,虽然被压制,时刻谋划着独立。加上楚庄王三年的游戏人间,朝政混乱,终于引发一场大规模的造反运动。

        一个国家有了大型的自然灾害,周围的小蟊贼往往趁火打劫,占点便宜。不过一时得逞,并不能保证一世逍遥,欠债是要还钱的。

        先是山间一些戎人,趁着楚国饥荒,攻打楚国的西南部,想捞点好处。军队进攻到达阜山(湖北省房县西南),列阵大林;又进攻楚国的东南部,到达阳丘(地点不详),紧接着入侵訾枝(有人认为湖北钟祥一带,确切地点不详)。

        戎人的入侵,声势浩大,楚国难以抵挡,这让周围的其它小国看到了机遇,开始蠢蠢欲动。

        先是麇国。公元前617年,楚穆王组织厥貉之会,麇国国君率众逃归,从此成了仇敌。第二年,楚国伐麇,虽然大胜,也没能把麇国灭掉。

        现在,麇国人趁机率领百濮部落,聚集在选地(地点不详),也准备攻打楚国。

        另外,楚国附近有个庸国,都城在今天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北,有点实力。据说,庸国实力原来很强大,曾经拥护武王伐纣,被封为伯爵,而楚、巴、吴最初不过子爵。

        随着楚国的强大,庸国人感到无形的压力,时刻担心被灭掉。

        现在,楚国饥荒,战力锐减,戎人占得先机,收获颇丰;麇人虎视眈眈,准备复仇;庸国人不甘落后,趁机率领周围的蛮人叛楚,准备在楚国背后再捅一刀子。

        此时的楚国,真是天灾人祸,四面楚歌,申县、息县两地的北门都不敢打开。

        楚庄王刚想振作,就遇到如此窘境。君臣商议对策,有人提出,把国都迁到险峻的阪高(今湖北当阳县一带),先避开敌人的锋芒,等待时机。

        躲,绝非上策,虽然稳妥,终究比较消极,而且迁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