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东门遂的恶行 (2 / 4)
那位姜夫人还在想当然,却不知嬴夫人早已开始行动。
有了废除新君的打算,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必须得到叔仲惠伯的支持。东门遂虚心地和他商量,得到的回答很简单——不行。
无奈,只好暂时放弃改立新君的计划。
公元前609年6月,安葬鲁文公。诸侯五月而葬,也算合情合理。这大热天的,尸体恐怕早放变质了。其实,《左传》明确记载,古代帝王诸侯都有藏冰的习俗,足可保证尸体不腐;除了这笨办法,相信古人也有其它方法,但是,没有关于木乃伊的记录。
秋季,东门遂和叔孙得臣分别去齐国拜访。东门遂主要是祝贺公子元新君即位,叔孙得臣则是拜谢齐国派人会葬鲁文公。一件是喜事,一件事丧事,要分别对待。
东门遂祝贺完齐惠公,私下谈论起公子俀,赞不绝口,请齐惠公支持公子俀。当然,一切是有条件的,东门遂许诺了无法拒绝的好处——土地。
为了干坏事,国家都可以卖,这种人是可耻的。
此时,齐国的齐惠公姜元刚即位没多久,也想与鲁国搞好关系。东门遂是鲁国的执政者,如果支持公子俀,他将来对齐国感恩戴德,必定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齐惠公没有考虑后果,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不知道,人命关天,这一念之差,可把两个外甥坑苦了。
公元前609年冬10月,回国没多久,东门遂杀死了姬恶与姬视,立公子姬俀为君,就是鲁宣公。从此以后,鲁君的权力越来越弱,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强,以至于后来‘三桓’专政。
可以说,东门遂为祸不浅。
此时,姬恶已经安葬父亲,继承君位。由于鲁国忌讳弑君,不把他当国君看待,《春秋》只记载‘子卒’。因为姬恶正在服丧期间,故而称他‘子’,他成为第二十一位被弑的国君。
宫中发生惨案,叔仲惠伯还被蒙在鼓里。
东门遂明白,即使弑君成功,要想平安即位,必须铲除叔仲惠伯,此人死脑筋,一定会强烈反对。所以,东门遂以国君的名义,召叔仲惠伯入宫议事,准备趁机铲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