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敖的悲剧 (一)城下之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敖的悲剧 (一)城下之盟 (1 / 2)
        却说楚武王有个儿子,名瑕,因封地在屈(今湖北秭归县),称屈瑕,他就是后来屈姓先祖。

        屈姓人才很多,最著名的当属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名垂后世;另外,在‘召陵之盟’中,面对齐桓公的‘八国联军’,临危不惧的屈完,也是个让人尊敬的人物。

        楚武王封屈瑕为莫敖,当时在楚国是最大的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不知何时,令尹成为最大官职,莫敖职能被弱化,不及左司马。

        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屈瑕率军去和贰(今湖北省广水市南)、轸(湖北应城市西)这两个小国结盟,实际就是战略拉拢、分化、瓦解,然后各个击破。

        这引起周边一些国家的不满,特别是郧国(一般认为在湖北省安陆市),分明跑到我们这里搞阴谋。于是,郧国军队驻扎在蒲骚(今湖北应城西北30里),并且联络随、绞(湖北郧县西北)、州(湖北监利县东)、蓼(己姓,今河南省唐河县胡阳镇)四国,准备一起进攻楚军。

        说实在的,斗伯比就在郧国长大,而且还与郧国国君的女儿有了私情,回头再谈。

        对付楚国这种庞然大物,小国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联合。联军人多势众,气势吓人,屈瑕为此犹豫不决,是战?是撤?还是请求援军?

        其实,这几个国家,各怀鬼胎,内心都害怕楚国。他们口头响应联合,军队却不敢与郧军会和。

        看到这种情况,斗廉对莫敖屈瑕说:“郧国的军队驻扎在郊区,天天盼望着四国的救援,一定缺乏警戒。您率军在郊郢抵御联军,我们率领一支精锐,夜里偷袭郧国。郧国盼望四国军队的援助,又依仗城垣的坚固,一定没有准备;打败郧国军队,其余四国自然就离散了。”

        这是一条妙计,有风险,屈瑕心底没有把握,想先请求增援。

        斗廉说:“军队能够获胜,在于内部团结,不在于人多。商朝败给周朝,这是您所知道的,既然整顿队伍出征,还要什么增援?”

        屈瑕还是不放心,又提出先算一卦,看看神的意思。

        斗廉再次反对,认为占卜是为了解决疑惑,没有疑惑,何必占卜?

        于是,斗廉率领精兵,夜袭郧国,一举击溃郧军主力。另外四国听到消息,不敢战斗,很快就鸟兽散了。

        最终,楚国和贰、轸结盟而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