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较量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人的较量 (1 / 5)
        鲁国不加入秦国的阵营,并不妨碍秦国复仇。

        其实,在此之前,秦、晋已经多次互相攻城拔寨,就像两个好斗的公鸡一样,你叨我一口,我咬你一下。秦国人的心中满是仇恨,那种被欺骗的,没齿难忘的恨;晋国人自知理亏,咬着牙,‘无理也要搅三分’,绝不退缩。

        公元前619年夏,秦国先是讨伐晋国,攻取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北),以报复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县令狐村)的失败。

        晋国的赵盾忙于平定内乱,无暇反击。到公元前617年春天,才腾出功夫伐秦,占领了秦国的少梁(陕西韩城市南),也就是昔日梁国所在地。夏天,秦康公亲自率军讨伐晋国,攻取了北征(今陕西澄城县西南)。

        这两个冤家,就没有消停过,彼此互有胜负。

        说实在的,秦国的实力,远远比不上晋国,但秦国人想起晋国不讲究的做法就生气,拼了性命,打不过也要打。这种气势,让人佩服,今日的西北人都有这种犟脾气,不过吵架的多,真打的少。

        南方的楚国趁机北上,降服了郑、宋、陈、蔡几个国家,把晋国的几个盟友都夺走了,真是得不偿失。

        公元前615年冬,秦国拉拢鲁国不成,秦康公亲自率军伐晋,夺取了晋国的羁马。

        今年打一仗,明年再打一仗,大的没有,小的不断,没个定时,没个准信,只要想打,随时出兵,反正就是死缠烂打,不睡觉也要折磨死晋国人。秦国的这种无理举动,把晋国边境折腾的很郁闷,时刻提高警惕。

        整个春秋时期,后来的秦君虽然都碌碌无为,但是晋国身为霸主,依然灭不了秦国。因为即使打不过,有崤山、黄河阻隔,晋国也难以深入秦国腹地。

        对于秦国的多次‘挑衅’,晋国人也很生气。公元前615年冬10月,赵盾亲自率领大军,在河曲抵御秦军。河曲,一般认为,在今天山西芮城西面风陵渡的黄河转弯地区。

        自从先克死后,又接连杀死五位大臣,晋国的高层再次重新洗牌。赵盾选择了实在人荀林父作为中军佐,没人提出反对;另外,提拔郤缺率领上军,臾骈作为辅佐;栾盾(栾枝的儿子)率领下军,胥甲(胥臣的儿子)作为辅佐。

        这是一次权力的再平衡,关系重大。

        郤缺是罪臣之后,在那个讲究家庭背景的年代,能担任上军将,不容易,未来一片光明;臾骈没有任何背景,曾经不计私仇,善待狐射姑的家眷,人品高尚,富有智谋,深得赵盾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