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处父之死 (1 / 3)
阳处父,前面没少介绍,晋国大臣,因封地在阳(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故而以阳为氏,他也成为今天阳姓的一支始祖。
据说,阳处父长的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颇有大丈夫的风范。不过,他官职并不高,只是个普通大夫,还没有到达卿的级别,属于非常委班子成员。
晋文公流亡期间,他是留守人员,似乎没什么大作为。晋文公回国后,阳处父最初投靠狐偃,但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被举荐;后来投靠在赵衰门下,很快被推荐给晋文公,跻身朝堂,谋得一官半职。此人的品行不错,反应机敏,后来甚至被晋文公选为太子的太傅(老师)。
所以,他心中对赵衰非常感激,大恩不忘。
期间,他也展示过一些小计谋。比如奉命追‘三帅’的时候,看到孟明视三人已经登船,阳处父临机应变,解下左边的骖马,诱骗‘三帅’回去,不过没有得逞;后来与楚国的斗勃隔河对峙,以只言片语欺骗斗勃退后,虽然没有实质性胜利,名义上也算胜利,而且让斗勃死的挺冤枉。
不过他比较耿直,容易得罪人。
公元前622年,阳处父出使卫国,冬季回国的时候,路过宁邑,晚上住宿在嬴氏大夫掌管的旅店里。
嬴大夫见到阳处父后,谈论之下,很是赞赏,对妻子说:“我很久都在寻找一位有德行的君子,一直没有找到,今天总算遇到了,我要跟着他干一番事业。”
人生能遇到一位知己很难,遇到一位心仪的君子更难。这位嬴大夫志向高远,却是怀才不遇,今朝巧遇阳处父,也算生平快意。
第二天,嬴老板真的抛家舍业,决心满满,头也不回,跟着阳处父走了。看来,阳处父的外貌不仅仅是美男子那么简单,而且能展现君子风范,有国士的气度,让有志者倾心跟随。
没想到这穷山僻壤之地,有人愿意跟从自己,阳处父也很高兴,一路上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结果到了温地,嬴大夫找个空隙,也不告辞,偷偷溜走了。有始无终,不像话。
回到家后,媳妇端出茶水招待,也没埋怨他,只是觉得挺奇怪。走的那么坚决,回的这么匆忙,不是遇到自己心仪的君子了吗?不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吗?怎么还这么想家啊?
嬴大夫一言难尽,告诉媳妇:“夫子太刚强了。《商书》上说:沈渐刚克,高明柔克。他这个人,是个高明的性子,处事却不懂得怀柔,一定会因此而遭难。上天以阳刚为德,还懂得四季轮转,人岂能孤高自傲呢?阳处父相貌堂堂,却虚有其表,华而不实。他的外貌,掩盖了所有的缺点,性格又刚愎自用,这样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只怕我还没有得到好处,就跟着他遭到祸害,还是家里平平安安好啊!”
成语‘华而不实’,最早就来源于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