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吐沫引发的血案 (1 / 3)
前文说过,由于晋襄公听了文嬴的话,‘私放’孟明视三人,让先轸极端愤怒。情急之下,他不顾礼仪,不顾后果,在朝堂之上,当着众文武的面,‘呸’了晋襄公一口吐沫。
这是什么?是以下犯上,以臣欺君,是大不敬。
赵衰、狐偃等人,功劳不在他之下,却对晋襄公礼敬有加。满朝文武许多功勋之辈,或者延续几代的大家族,睁大眼睛,看着先轸的举动,嘴上不说,内心难免不满。这是倚老卖老,欺晋襄公年轻,没把国君放在眼里。
当时,晋襄公反应也快,及时承认错误,派老师阳处父追赶‘三帅’。虽然没有追回来,也算给足先轸面子。
事后,先轸想起自己的那口唾沫,内心后悔不已。
这么大岁数了,为何不能三思后行?无论如何,晋襄公是一国之君,自己是晋国之臣。虽然自己功勋卓著,但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让国君难堪,这罪过,重如泰山,压得他彻夜难眠。
有时候,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是杀敌报国的战场,不是触犯了国家刑法,不是去偷、抢、杀,而是违背了‘礼’。
朝堂之上,对国君不敬,没有受到惩罚,不等于永远平安无事,万一某天有人传递小话,自己将面临灭族的风险。思前想后,先轸内心惶恐不安,必须想办法补救。
恰在此时,有一支队伍,向晋国发起挑战。这支队伍,就是北狄三大势力之一的白狄。
其实,白狄与晋国,原本关系还算可以。当年晋文公逃亡的时候,曾经在白狄居住十二年,娶妻生子。白狄君对重耳照顾有加,还给他取了漂亮的夫人。
但是,晋文公当上武林盟主之后,另外建立‘三行’,专门对付周围的戎狄;虽然主要是防御赤狄,但与白狄之间,难免也会产生些摩擦。
晋文公去世,北狄趁着晋国有丧事,发兵入侵齐国。作为老牌霸主,以齐国的实力,绝对算一方大国,却对北狄的劫掠无计可施,可见北狄多么猖獗。
晋国无暇救援,齐国损失不小。
公元前627年冬季10月,鲁僖公还亲自去了趟齐国,一者拜访,再者对北狄的入侵表示慰问。
回国后,11月12日,死在夫人的寝室里(小寝)。《春秋》认为他太安逸了,出趟远门,经历点风雨,这身体就吃不消了;作为国君,没能在办公的路寝去世,因此被记录在案,讥讽他没有死在勤政的地方。
古代,天子‘六寝’,路寝一,小寝五;诸侯‘四寝’,路寝一,小寝三。路寝,是正常办公的地方;小寝,休息睡觉的地方。所以,后人常说‘寿终正寝’,就是在办公的地方去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