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子与小人 (3 / 4)
稳定了内部,吕甥亲自前往秦国,与秦穆公谈判,准备迎接晋惠公回国。(《国语》)
虽然打败晋国,名动诸侯,不过,中原霸主的位置,还是被齐桓公牢牢占据着。秦穆公也知道,凭借自己的实力,无法灭掉晋国,双方和好,自己得到实惠,这是最理想的。
公元前645年10月,吕甥拜见秦穆公,在王城签订了盟约。王城,前文也曾介绍,位于今天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这里原本为大荔戎王的都城,后来被秦国吞并。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地方,竟是他最后的归宿。九年以后,重耳回国即位,郤芮和吕甥准备火烧晋文公,秦穆公把他俩诱入王城,陈尸示众。
秦穆公问吕甥:“晋国内部和睦吗?”
这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把握。说和睦那是自欺欺人,不够诚实;不和睦,则显得内部不团结,没有气势,让外人看了笑话,甚至让秦国有隙可乘。
吕甥并非一般人,敢来,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对各种突发情况,都有所考虑。面对秦穆公的提问,吕甥直接就回答:“不——和——睦。”
实话实说,不怕丢人。
这么直接的回答,反而让秦穆公感觉意外。“为什么呢?”他问出了这个傻问题。
吕甥解释道:“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哀伤失去了亲人,准备筹集资金,重整军队,立太子圉为君,声称:‘一定要报仇,否则宁可侍奉戎狄’。君子则不然,知道国君的罪过,准备筹集资金,重整军队,随时听侯秦君的命令,声称一定要报答恩惠,绝无二心,因此不和睦。”
这话,谦虚中隐含锐利,一点不失尊严。失败如何?不睦如何?无论小人还是君子,都在重整军队。
干什么?目的很明确,小人准备复仇;君子呢,‘等候秦君的命令’。如果秦国真的杀死晋惠公,双方必将死战到底,那群‘君子’,比小人更狠,他们才是战斗主力。
战败,不丢人;不战而败,那才丢人。
这几句铿锵有力的回答,让秦穆公也很佩服,晋国,有人才啊!于是,秦穆公说道:“你不来,我也想送晋君回国。晋国人认为国君的命运会怎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